第二節 峽江地區曆史沿革簡述(1 / 1)

第二節 峽江地區曆史沿革簡述

先秦時期,限於文獻資料,建置、政區多不可考。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峽江地區分屬於梁州和荊州。商周時期峽江地區有巴、楚、魚、庸等國,但其政區不詳。春秋戰國時期,此地域已主要為巴、楚所占據。

公元前316年,秦師攻巴,俘巴王,巴亡。前314年秦置巴郡,巴郡初治閬中(今閬中市)。前280年,移治江州(今重慶)。巴郡初期轄區較小,公元前280-前278年,秦派司馬錯、張若、白起等多次伐楚,占有楚枳、黔中、巫郡等地,新置黔中郡、南郡。原楚地的枳、朐忍、魚複等縣後調整歸入巴郡。峽江地區分屬於巴郡、黔中郡、南郡。

秦後,漢立。西漢時期峽江地區分屬於益州的巴郡和荊州的南郡。巴郡領十一縣,在峽江地區的有江州(郡治)、枳縣、臨江縣、朐忍縣、魚複縣。南郡西漢初曾改為臨江國,後複為南郡,領縣十八,在峽江地區有夷陵縣、秭歸縣、巫縣。

兩漢之際,公孫述據巴蜀地區,峽江地區一度為其所占有。建武十二年(36)光武帝滅公孫述,峽江地區仍屬東漢益州的巴郡和荊州的南郡,不過此時州由監察區演變為政區,政區大致未變。直至194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分為三郡:巴郡(後改為巴西郡),墊江以北;永寧郡(後改為巴郡),江州至臨江;固陵郡(後改為巴東郡),朐忍至魚複。峽江地區的江州、枳、平都、臨江、朐忍、魚複等六縣分屬永寧郡、固陵郡管轄。南郡在東漢末也有變化,208年,劉琮投降曹操,曹操將南郡分為南郡、襄陽、臨江三郡。赤壁之戰後臨江郡屬吳,後歸劉備,更名為宜都郡。峽江地區的巫縣、秭歸、夷陵、北井縣等分屬南郡、宜都郡管轄。

三國時期峽江地區分屬吳、蜀兩國。蜀國有益州的巴東、涪陵、巴郡,巴郡在峽區內有江州、枳、平都、臨江、常安等五縣。涪陵郡在峽區內僅有漢平一縣。巴東郡(固陵郡),領魚複(永安)、朐忍、漢豐、羊渠(後分置南浦縣)、巫(後歸吳)、北井等六縣。吳國有宜都郡、建平郡。宜都郡在峽區內有西陵一縣。建平郡舊屬於宜都郡,在峽區內有秭歸、巫縣、新陵、興山、房齡等五縣。

公元263年魏滅蜀,分益州廣漢、巴、涪陵以北七郡置梁州。303年,巴東及涪陵、巴郡又劃歸益州。西晉時期,峽區分屬梁州(益州)的巴、巴東、涪陵郡和荊州的建平、宜都郡。巴郡在峽區內有江州、枳、臨江三縣。涪陵郡在峽區內有漢平縣。巴東郡境內幾縣變動略複雜,領朐忍、魚複、漢豐、南浦等縣。太康元年(280),荊州建平郡在峽區內有巫縣、北井、泰昌、信陵、秭歸、興山、歸鄉等七縣。宜都郡峽區內有夷陵、宜昌二縣。

成漢時期,巴、巴東、涪陵郡先後歸入成漢政權的荊州。涪陵郡大部曾被蠻夷所占。成漢滅亡,峽區歸入東晉。

347年,桓溫平蜀,峽區分屬於益州的巴、涪陵二郡和荊州的巴東、建平、宜都三郡。巴郡在峽區內有江州、枳、臨江三縣。涪陵郡在峽區內領漢平一縣。巴東郡領魚複、朐忍、漢豐、南浦四縣。建平郡在峽區有巫縣、北井、泰昌、南陵、秭歸、興山、歸鄉、信陵八縣。

兩晉以後不在本書討論時段,略之。

從三峽地區的沿革來看,該地地處交通戰略要道,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戰亂不斷,行政區劃更迭頻繁,加劇了該地區的文化複雜性。此地域的文獻史料也比較多,董其祥曾對重慶以及川東地區史跡進行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