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峽江地區地理特點(1 / 1)

第一節 峽江地區地理特點

峽江地區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地理單元,位於重慶市東部與湖北省西部交界地區,其東為巫山,北靠大巴山山麓,南臨雲貴高原的北緣;向西為成都平原,向東為江漢平原,正處於我國地勢從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的地帶,是麵向海洋的東部和深入亞洲腹地的西部兩大地理單元重要結合部之一。

這個特殊地理單元的形成與地殼運動有著密切關係。侏羅紀前期,峽江地區仍然是一片汪洋,經過幾次地殼運動,渝東、鄂西交界處逐漸隆起,後在江水的侵蝕下形成了今日東流的長江。地殼運動也改變了此處的地質結構,雲陽以西地帶主要以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砂岩和泥岩為主,宜昌附近主要以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砂岩為主,這兩種岩類易於剝蝕風化,故長江流經其地時形成了開闊的河穀地帶;雲陽至巴東地段的山地中主要以碳酸鹽岩為主,川東條形山脈的軸部主要以距今2—3億年前形成的灰岩、白雲岩、泥灰岩等構成,由於長期受水的溶融作用,不僅在三峽中形成峭壁深穀,還在雲陽和巴東山地中形成峰叢窪地和溶蝕殘丘;侵入岩主要分布在黃陵廟背與神農架一帶。這種特殊地質構造不僅對現在的地貌特征具有決定作用,對於人文環境也有重要的影響。

地殼運動的外在表現為川東褶皺曲,一條條山脈平行分布,主要有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鐵鳳山、七嶽山、南華山、巫山等。長江引領眾多支流穿梭其中,漢晉時期見諸史書的河流主要有綦江、嘉陵江、烏江、溪、塗溪、北集渠、南集渠、小江、湯溪水、東瀼水、大溪河、大寧河等,這些河流在河穀中衝積出一個個寬穀、平壩,寬穀、平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人類居住的良所,現在的遺址多發現於寬穀、平壩之上,而長江及其支流又為寬穀、平壩上的居民提供舟楫之利,將眾多寬穀、平壩上的居住點聯係起來,使峽區文化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

由於峽江地區地處西南地區向長江中下遊平原過渡地帶,氣候上受西南、東部氣候雙重影響,現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17℃,而漢晉時期的氣溫要比現在高1-3℃,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覆蓋率達到80%左右,總體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據《華陽國誌·巴誌》中一段對巴地物產的記載,或可略窺當時氣候:

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支,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給客橙、葵。其藥物之異者,有巴戟、天椒。

犀牛要再生存的溫度一般在20℃以上;荔枝是不耐寒的果樹,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在年平均氣溫20-25℃的地區才能正常生長發育,氣溫過低或過高的地區都不適於荔枝的經濟栽培。所以峽江地區的溫度應比現在高,氣候、地理環境遠比現在好。但同時也應看到,由於峽區特殊的地質構造,生態環境脆弱,隨著漢晉時期峽江地區人口的增長,居住人口密集的寬穀、平壩及沿江丘陵地帶的環境已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如朱誠等對於巫山張家灣遺址的研究表明,此地生態環境在漢代已遭到嚴重破壞,居民被迫遷徙。

總體來說,峽江地區山勢險阻,環境特殊,生存條件相對惡劣,這也許是峽江地區自古以來較為貧困的主要原因。但是眾多寬穀、平壩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氣候適宜,土壤肥沃,諸多河流提供交通運輸之便利,此外還有魚、鹽、鐵等眾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