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超認為墓葬製度在曹魏時期開始變化,至西晉時期基本定型,如和以前的漢製相比,以下四點是很突出的:
1.不封不樹,不起陵園。由此而產生的影響是,墓祭之風從而便大為衰落。帝陵附近的陪葬墓,亦因此和帝陵靠得比較近。
2.不用玉衣。魏晉時代及其以後時期的玉衣,包括其殘片,的確從未發現過。
3.不用金銀銅鐵等金屬器皿隨葬。在大量的傳世品中,魏晉時代的這種金屬器皿也是很難見到的。估計這時期因為漆器和瓷器的使用已經很發達,即使不是為了節儉,珍貴的金屬器皿的製作,亦已衰落下去了。
4.其墓室至遲在西晉時,已主要變為長方形的單室墓,尺寸亦比以前縮小,即使是帝陵,長度也隻在5米左右。
其隨葬品“西晉時則以鎮墓獸、武士俑、女侍俑等成套陶俑為主體,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以成套陶俑作墓主身份標誌的製度發端”。
俞先生主要偏重於對大型墓的總結。
韓國河先生對“晉製”有過總結,“雖然大體同漢,但仍有創新之舉”:創立不封不樹之製;新“故事”的誕生;凶門柏曆之製;墓葬形製單室化進程;明器製度的新主題,北方興起以牛車為中心,包括男女侍俑、武士俑、鎮墓獸在內的隨葬模式,南方長江流域瓷製明器成為隨葬主流。韓國河偏重於對大型墓的總結,李梅田則注重中小型墓葬特征,李認為中原地區的“晉製”形成於西晉的中後期,主要有兩個特點:流行單磚室墓;隨葬品組合發生變化,陶瓷器包括罐、碗、盆、甑、盤、雞首壺、盤口壺、虎子、熏爐、耳杯等,陶俑包括鎮墓獸、武士俑、男女奴仆俑,動物俑包括雞狗馬豬,還有牛車等模型,及“位至三公”銅鏡等組合。東晉則是繼承西晉墓葬形製,但也有些本地特點,如設壁龕、直欞假窗和排水溝等。
吳桂兵在俞偉超、韓國河討論基礎上,認為“晉之新的喪葬習俗應該與晉製定實行新禮有關”。以洛陽為例,在墓葬形製方麵,晉製僅有前後室、方形單室等,耳室消失,較大的墓葬多為土藏;隨葬器物上,陶器還保持著漢製傳統,但是在具體組成器類上發生了變化,在生活器具組合中,晉製出現了一套新器物群,如空柱盤、方形多子槅、四係罐、釉陶小罐等,模型器上新出現了武士俑、侍俑、鎮墓獸、牛車等典型器物。“由此可見,晉製與漢製間是既有聯係,又有差異”。
總結以上學者的觀點,晉製有兩個最重要的特點,一是墓葬形製簡單化,以單室墓為主流,二是隨葬品組合出現變化,北方興起以牛車為中心的一套隨葬品,南方地區則特別流行用瓷器隨葬。對比以上兩個標準,發現西晉後期峽江地區已經確立“晉製”。峽江地區無論是磚室墓還是土坑墓,一直以來都是以單室為主,這一點漢墓和晉墓區別不大,但是晉代墓葬數量明顯減少;隨葬品變化較大,東漢晚期已經出現少量瓷器,蜀漢後期至西晉中期大幅增加,瓷器在所有隨葬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經顯示出文化的過渡性,至西晉中後期,瓷器取代陶器成為主要隨葬品,而漢代以來流行的倉灶井、杯案盤及數量繁多的陶俑組合徹底瓦解,“晉製”最終形成。
以上所說的晉代墓葬製度的演變,墓葬製度的演變反映了考古學文化的變遷,實際上晉文化和“晉製”的演變基本一致,西晉中期以後,晉考古學文化在峽江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