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激勵的心理過程(2 / 3)

群體潛能是一個類概念,凡是有人群組織存在的地方就會蘊藏著某種潛能。群體潛能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群體中的人的素質潛能、資源潛能、獎金潛能等。小到車間班組,大到民族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麵臨著如何認識、利用和開發自身潛能和優勢的問題。個體潛能與群體潛能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辯證統一關係。個體是群體的主體基礎,個體隻有在群體中,才能獲得全麵發展其潛能的手段。群體是由個體組成的,是個體的生存方式和活動舞台。群體的潛能是通過一個個富有朝氣、創新、實幹的個體協作活動的聚合而產生的。離開了個體潛能,就無所謂群體潛能;拋棄群體潛能,奢談個體潛能,隻能培養一些目光短淺、心胸狹窄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奮鬥主義者。無論是個體潛能,還是群體潛能,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顯性潛能是尚未發掘出的能力,因而它像是一個未被打開的黑箱,不易被人察覺

正如海洋的冰山,在水麵上的部分易被察覺和受人關注,而水麵下的部分卻不易被察覺並受人忽視。人的潛能恰如冰山的下部分,不易察覺。潛能的未顯性給人類提出了開發潛能的繁重任務。激勵是否恰當直接關係到潛能發揮的大小。

2.發揮不充分性

美國哈佛大學詹姆斯教授曾經作過一項心理調查,發現在按時計酬的情況下,一個人的能力隻能發揮出20%~30%,但如果受到充分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另據有關專家研究,員工發揮的潛能平均為40%~60%,其餘部分正如水麵下的冰山,有待各級管理者們去開發。

3.誘發性

這是指人本來沒有某種潛在能力,經過教育、培養而出現這種能力。

4.再生性

人的潛能是可以再生和擴大的特殊資源。用則生,不用則退。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改造再生了自己的能力,特別是腦力和智力。不斷地創造和擴大人的潛力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基礎。

(二)潛能的開發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開發人類各方麵的潛在能力,實際上就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基礎。黑格爾曾說過:“社會和國家的目的在於使一切人類的潛能以及一切個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麵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發展和表現。”人的潛能的開發,是指人的各方麵能力的擴展,包括體力、智力和精力,包括德智體美勞,包括個體的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潛能開發過程就是“人的全麵發展”過程。人本管理的最終目標是人的自我實現,全麵發展。這是人本管理與其他管理理念的本質區別。因此人的潛能開發是人本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人的潛能開發是一個客觀的社會實踐過程。人的潛能能否得到顯示的發展和擴大受製於主客觀的條件的影響。首先,人的潛能開發程度加深和水平提高取決於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生產關係的日臻完善。個人的全麵發展,隻有到了外部世界對個人才能的實際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為個人本身所駕馭的時候,才不再是理想。如果沒有外部世界對人的潛力開發的客觀要求及其提供的豐富的物質條件,人的潛能的發展和擴大就是一句空話。具體來說,人的潛能的開發的社會曆史條件表現在兩個方麵:

1.市場的擴大、交往的普遍性為人的潛能開發提供了可能性。

2.自由勞動時間增多為個人全麵發展創造了條件。

隨著大工業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財富的尺度已不再是勞動時間,而是可以支配的時間。所謂自由時間,實際上是指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其次,人的潛能開發程度和水平依賴於主體素質的提高。在客觀條件相對豐富的情況下,人的潛能是否得到開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的素質,包括喚醒人主動開發自身潛能的意識,即主體意識,以及駕馭外部世界對其潛能實際開發的推動作用的能力,即主體能力。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構成人的潛能開發的內在條件。主體意識主要指行為主體對自己在社會上的主體地位、主體功能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表現在人的潛能開發問題上,就是意識到自己潛力的結構、潛力優勢、潛力價值以及自己在其潛能開發中的主體地位。主體能自覺地意識到自己儲存著各種潛力,並能主動地參與自身潛能開發的實踐活動,使潛能開發的觀念先導,但僅此還不夠,主體的潛力意識還不足以駕馭外部世界對其潛力開發的推動力,還需要依靠主體能力的保障。這裏的主體能力專指主體駕馭外部世界對其潛力發揮的推動作用,從而不斷使自身潛力得到擴大的能力。人的主體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兩個方麵,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自身及二者關係的認識關係、實踐關係和價值關係,標誌著人的潛能的主體開發水平。總之,人的潛能開發,也就是人的人生觀、道德理想和精神世界的提高和塑造,是人的真正的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