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複心理,是在受到強烈破壞性刺激後產生的某種與對方行為相對抗的“以牙還牙”的反應性心理。別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名譽、利益,很氣憤,便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報複心理大概大部分人都體驗過。這種心情過後會平複,一切會恢複正常。但部分人會實行報複,這便產生了報複行為。
報複是人性中的一處心理死結。它不僅會對報複對象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威脅,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有一位好萊塢的女演員,失戀後的怨恨和報複心使她的麵孔變得僵硬而多皺。她去找一位最有名的化妝師為她美容,這位化妝師深知她的心理狀態,中肯地告訴她:“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怨和恨,我敢說全世界任何美容師也無法美化你的容貌。”
釋迦牟尼說,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所以,對生活中受到的一些傷害,不要產生報複的心理,更不要采取報複的手段,要開闊心胸,提高自製能力,用寬容去化解一切怨恨,讓大家都生存在寬容的陽光和清風下。生活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如果不注意,仇恨便會由此滋長,你的心靈就會在報複的重壓下產生扭曲。
玲玲和初戀男友分手了,她決定向他報複。一個月後,玲玲跟另一個男人閃電結婚。
玲玲和初戀男友談了5年,在一起同居了3年,她把青春和所有的愛都給了他。玲玲那時天真地認為男友對自己絕對是忠貞的。可是現在她意識到自己那時太蠢了。他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信賴的人。
他們剛相識時,玲玲知道他家非常貧窮,但她看得出他很上進。因此,她不但不嫌棄他,還在他身上花了很多錢,以為那是“長線投資”,不會“賠本”的。可惜人心難測……
那是一次意外的發現,男友一時大意,把網絡聊天的對話保存下來,被玲玲看到了。玲玲從男友以往的談話記錄中,發現他與好多女人有來往,而且與別的女人有過性行為。此時,玲玲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一直以來自己最信任的男友卻如此欺騙她。
那一刻玲玲覺得男友是個魔鬼,並為跟這樣一個不知廉恥的男人在一起而悔恨不已。後來玲玲和男友鬧翻了。男友承認他需要很多女人,說那是男人的生理需要,但他說他還是愛她的。
而此時,玲玲的心像給抽盡了血一樣,陣陣抽搐。最可怕的是,即使男友這樣傷害她,她還是愛他。因為愛,所以玲玲更恨他。就這樣,他們糾纏了半年,最後,玲玲受不了終於提出分手,並決心對他實施報複。
一個月後,玲玲和一個認識不到兩個月、比她大10歲的男人閃電結婚。那個男人需要婚姻好向父母交代,而玲玲需要複仇工具,於是他們一拍即合。事實上,玲玲最後並沒有從這個男人身上得到幸福,她有的隻是恨。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認為報複的受害者是被報複者。其實不然,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報複者本人。報複者在實施報複之前,他(她)的心理已經扭曲、變態,心理健康受到了嚴重損害。
寬容和忍讓是製止報複的良方,是處世的“護身符”,帶著它保你一生平安。因為善於寬容和忍讓的人,不會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擺弄,即使受了他人的傷害,也決不冤冤相報。
婁師德是唐朝武則天時期一位既有學問又氣量寬宏的朝廷重臣。
他的弟弟要出任代州刺史,臨行前,婁師德對弟弟說:“我輔助宰相,你現在又管理一個州,受皇上寵幸太多了。這正是別人所妒忌的,你打算怎樣對待這些人的妒忌以求自免災禍呢?”
弟弟跪在地上,對哥哥說:“從今以後,即使有人朝我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唾沫,決不叫你為我擔憂。”
婁師德說:“這正是我所擔憂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對你惱怒,如果你將唾沫擦淨,那不是違反了吐唾沫人的意願嗎?別人會因此而增加他的憤怒。不擦去唾沫,讓它自己幹了,應當笑著去接受它。”
我們在社會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經常會發生一些矛盾,有的是由於認識水平不同所致,有的是因為一時誤解造成。如果大家都能寬容一些,忍讓一些,一定會使矛盾得到化解或緩和。
心靈有它自己的地盤,在那裏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選擇了怨恨和報複,就會將自己的心推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中;選擇了寬容與忍讓,就是選擇了心靈的天堂。
冤冤相報,永無寧日。試想,如果這個世界上誰都“有仇必報”的話,那麼,社會又怎麼能夠平靜安穩?所以,腦子裏還在轉著報複念頭的人,勸你別做那既不利於社會安寧又加劇自己痛苦的蠢事。
心靈的呼救
報複是人性中一處扭曲的心理死結。它很像潛藏的癌細胞,當人能控製它時,也許並沒什麼危害。可一旦它超過正常的狀態,就會給人造成傷害。報複使我們由原本平和快樂的人變成了充滿憤怒和陰暗心理的人,使我們失去原本善良的心。傷害別人,隻會再次傷害自己,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惡毒、狹隘的人。這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