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們整天疑慮重重,覺得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例如,有的人見到幾個朋友背著他講話,就會懷疑是在講他的壞話;愛人有時對自己態度冷淡一些,就疑心她是不是有外遇了;單位領導對自己的工作報告不置可否時,就懷疑領導對自己有看法;等等。他們特別留心外界對自己的態度,對別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都要琢磨半天,努力發現其中的“潛台詞”。這樣,他們便不能輕鬆自然地與人交往,久而久之,不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響到人際關係。
猜疑是建立在猜測的基礎上的,這種猜測往往缺乏事實根據,隻是憑自己的主觀臆想去推測、懷疑別人的言行。
有雌雄兩隻鴿子,住在一個巢裏。秋天果子熟的時候,它們把拾來的果子裝滿了一巢。過了一段時間,果子逐漸幹癟,隻剩了半巢,雄鴿以為是雌鴿偷吃的,就責備雌鴿說:“我們弄來這些果子是很辛苦的,你幹嗎獨自吃了?你看,現在隻剩下一半了!”
雌鴿回答說:“我一向不獨自食果。果子是自己減少的。”雄鴿不信,十分生氣,說道:“如果不是你獨自吃了,怎麼會減少?”雄鴿便啄死了雌鴿。
沒隔幾天,天下大雨,果子吸收了潮氣,又恢複了原樣,裝滿了一巢。雄鴿後悔不已:“她確實沒有吃果子,我錯把她殺了!”
於是它便一遍又一遍傷心地叫喚雌鴿:“你到哪裏去了?”
猜忌是信任的大敵,單憑主觀武斷的猜測往往不符合事情真相,而由此產生對他人的不信任也就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其對人際關係的破壞是非常巨大的。
下麵這個故事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震撼。
在一個小鎮,一位商人有一對雙胞胎兒子。兄弟倆長大後,就留在父親經營的店裏做事情;父親過世後,他倆接手共同經營這家商店。
一開始,一切都很平順。有一天,哥哥將一美元放進收銀機,便與顧客外出辦事,當他回到店裏時,發現收銀機裏麵的錢已經不見了。從那以後,兄弟倆的關係開始發生變化。
哥哥問弟弟:“你有沒有看到收銀機裏麵的錢?”
弟弟回答說:“我沒有看到。”
但是哥哥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咄咄逼人地追問,不願罷休。
哥哥說:“錢不會長了腿跑掉的,我認為你一定看見了這筆錢。”
很明顯,哥哥的語氣中隱約地帶有強烈的質疑意味,弟弟心中的怨恨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情就出現了嚴重的裂痕。開始雙方不願交談,後來決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間砌起了一道磚牆,從此兄弟分爨。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整整20年。在這20年間,雙方的敵意與痛苦與日俱增,這樣的氣氛也影響到了雙方的家庭與整個社區。
有一天,有位開著外地車牌汽車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門口停下。他走進店裏問道:“您在這個店裏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說他這輩子都在這店裏服務。這位男子說:“我必須要告訴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還是個不務正業的流浪漢,一天流浪到您這個鎮上,已經好幾天沒有進食了,我偷偷地從您這家店的後門溜進來,並且將收銀機裏麵的一美元取走。雖然時過境遷,但我對這件事情一直無法忘懷。一美元雖然是個小數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譴責,我必須回到這裏來請求您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