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人民幣的國家戰略路線圖(2 / 2)

人民幣戰略的重中之重是通過一帶一路,通過亞投行,通過中國企業走出去,而使人民幣真正走出去。這個“走出去”的“贏”能不能覆蓋“三去”的“輸”應該是操盤人民幣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中國經濟還是有好牌在手的。習主席反複強調:中國目前仍然處於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啥意思?還是有很多內生的增長潛力等待挖掘的,國際大環境也是有利於中國和平發展的,不能輕易錯過!更不能主動錯過。而隻要中國經濟能夠恢複正常增長,很多機遇自然能夠抓住!

人民幣戰略是公開的,也是隱蔽的,大的方向可以公開,微觀操作需要隱秘,不能讓對手“看牌”。誰是對手?市場,包括國內市場,也包括國際市場!索羅斯為什麼敢於說要做空亞洲貨幣,包括人民幣彙率,其中很大成分是他認定:人民幣戰略包含彙率向下調整;股市為什麼連續暴跌,也是有人民幣彙率下行空間很大的預期。此時,操作上就要反預期,甚至要逆周期。

人民幣戰略屬於重大改革的配套,既要跟隨供給側改革,也要多部門相互配合,不僅出牌順序要相互協調,而是要防止各吹各調,亂出牌。要讓市場感覺到操盤手思路清晰,邏輯性很強,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隨意性導致沒有戰略定力,一片混亂。

無論是供給側改革還是人民幣戰略,都要有針對性,這種針對性恐怕不僅僅是經濟層麵。重大改革,不可能人人擁護,不可能符合所有人利益。必須看到:打橫炮,搞亂中國,很可能來自內部,而所有的“外國”都想渾水摸魚。因此,不亂,即是目標,也是急所。現在已經有大量事實證明:2015年--2016年初的三次股災,很大程度是因為境內外敵對勢力聯手作亂,我們內部的“鬼”有不少!這些唯恐天下不亂(已經在證監會以及各路基金中抓了一些關鍵性人物)之徒,已經抓了不少,還要抓。但僅僅是抓人還不夠,需要自己總結、檢討。經濟學家也要反思,包括那些反對人民幣走向世界的人,也包括哪些主張人民幣彙率一次性貶值到位的人。

事實證明,絕大多數企業是不同意人民幣彙率一次性貶值的,絕大多數股民更不會同意,一次貶值到位,很多企業要破產,股市在擊穿“股災底”後,控製不好,會直奔2000點,人民幣彙率下跌也會收不住,全世界都會做空人民幣。彙率是沒有底線的。人民幣戰略的重要方向是國際化,但絕不是簡單的自由兌換,簡單地跟著西方大國,更不是變成國際社會的“嘲笑對象”。中國所處的國際大環境雖然是有利於中國和平發展的,希望中國融入世界的,但擔憂的聲音很多,騎牆派很多,甚至有等著看笑話、等著落井下石的。

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是:中國央行需要適度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以策應供給側改革,輔助宏觀經濟複蘇,但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已經低迷了近20年,它們想不想“重振雄風”,還有老牌發達國家聚居地歐洲,前些年一場歐債危機,已經把它們的經濟夢擊碎,它們要不要利用超寬鬆貨幣政策,彎道超車。以前,我們是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讓你升值,你就升值,現在在中國的人民幣彙率需要適度貶值,它們可能一窩蜂地跟著貶值,還美其名曰是“被動”。日本央行已經這樣做了,歐洲央行很快將跟隨。2015年,人民幣雖然對美元貶值,但綜合彙率水平基本是穩定的,2016年,人民幣彙率貶值4%左右,日本央行進一步寬鬆後,日元一下子就貶值2%左右,而且還要繼續貶值。

更有甚者,人家的貶值舉動還要找到理論根據,還要披上合理合法的外衣,於是:“新廣場協議”呼聲漸起,要看人民幣笑話,要把人民幣當靶子。若如此,則是人民幣戰略的失敗!中國央行一再強調:由市場決定人民幣彙率。市場在哪?要讓人家沒有話說,我們必須有自己的市場。而現在是境外市場、離岸市場牽製我們的鼻子走。

人民幣戰略要有模型測試,人民幣彙率既然是綜合的,就要想到各種預期:包括對美元、對歐元、對日元,以及商品貨幣,包括英鎊、瑞郎等。人民幣不能對所有貨幣都按照一個尺度貶值,應該有先有後,有輕有重;同時,人民幣彙率必須與國內資本市場相協調,要充分考慮到國內宏觀經濟的諸多風險因素--隻有在宏觀經濟穩定,股市基本穩定的時候,才能適度下調人民幣彙率!

理論指導很重要,模型測試很重要,各種預案很重要,現在不能說沒有,但實踐結果才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而通過實踐修正理論,修正預案,這也是人民幣戰略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