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戰略,表麵上看僅僅是人民幣彙率,其實是實體經濟,虛擬金融市場一起來。怎麼應對?必須有強大的外彙儲備。同時也告訴我們:導致中國的外彙儲備與人民幣彙率同方向運動的罪魁禍首是經濟下滑,反過來說,遏製住經濟下滑,供給側改革有節奏地推進,有利於人民幣彙率穩住。
外彙儲備下滑有周期嗎?需要問一問中國央行!可能它們也不知道!很多人問,人民幣彙率能跌多少?我說,不如想一想,人民幣彙率還要跌多少年?中國經濟基本麵與人民幣彙率有很強的正相關關係,它的基本麵啥時候能夠好轉,人民幣彙率才能企穩,外彙儲備才能真正見底!對中國經濟有沒有信心?宏觀上看,有信心,具體分析,沒有底,比如股市,比如房地產,還有那麼多僵屍企業。具體分析一下,比瞎爭論重要很多,這一點很關鍵!
即使還要下跌,也要短線穩住。為什麼?需要觀察,需要算賬,現在這種下跌,有點像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了。截止2016年1月底,人民幣彙率基本穩住了,但現在市場真的擔心,人民幣彙率真能止跌嗎?哪怕是短線。
最大的擔憂來自對外彙儲備的擔憂,中國的外彙儲備夠用嗎?外資已經在胡說八道--什麼中國政府已經快無錢可用了。
外彙儲備是抵抗危機的本錢,中國經濟能不能過這一關,很大程度取決於外彙儲備的堅實程度。
所謂堅實程度,一是指外彙儲備的主要來源對外貿易能不能保持順差,這一點,我有信心;第二點是指,一旦危機發生,外彙儲備能夠動用的部分還有多少?請記住,不是指總量,而是指流動性管理--有多少可以應急!
很多人在問外彙儲備,以前是問,外彙儲備的頂部在哪?現在是問,外彙儲備的極限底部在哪?很多人都想問,什麼是人民幣戰略的核心!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應該是外彙儲備,也應該是人民幣戰略的核心。
外彙儲備有兩大職能,一是應急,二是賺錢。如果常常想到應急,短期債券的比例就要高一點,如果是隻想著賺錢,長期債券的比例,包括高息資產的比例就要高一點。以前我們很多經濟學家總是抱怨中國央行不會賺錢,結果逼迫中國央行選擇長期債券以及高息資產,現在,麻煩了。
不懂行的人常常抱怨,四萬億外彙儲備太多,必須適度減少。多少合適?這幾年中國要同時辦幾件大事--一帶一路需要大量外彙,包括亞投行的股本金,絲路基金的股本金,非洲援助基金,中東借貸計劃,每一項都是幾百億美元的開銷,而且承諾了,就要支取;中國央行要維穩人民幣彙率,要應對中國經濟下滑,目前每個月需要幾百億的“維穩基金”。這些錢在外彙儲備達到峰值時是不會吝嗇的,如同中國當初買歐債,一甩手就是幾百億。但中國央行的管理者有沒有想到,這一切短期開支都一起來了,而外彙儲備絕大部分卻是中長期貸款,不能變現!
當前、短期,人民幣彙率下跌壓力極大,外彙儲備每個月減少1000億,危機隱患從國內轉移到境外!為什麼習主席書記要亮相,除了他,國際市場還相信誰!我們不怕危機,中國大得很,有的是周旋餘地,但外彙儲備接近枯竭,一旦危機真來了,靠誰!危機就是“冷戰變熱戰”,隱性變顯性,此時必須使用外彙儲備,而外彙儲備的“高度”則限製了中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招數。
應對危機的招數,就是金融市場全球化,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目前中國政府外彙儲備還有33000億,其中60%左右是美元資產,30%左右是歐元資產,其他就是英鎊日元。中國出問題,中國在各國的外彙儲備就要大幅度減持,先不說能不能減持,首先看外國政府幫不幫忙!
最新消息,中國政府已經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停止減持美債--背後的協議是:美國政府不再阻攔日本央行實施超寬鬆,也就是日元貶值。第二個難題是歐元區--中國政府外彙儲備中美國的部分可能是流動性稍強的,而在歐元區的部分絕大多數是中長期債券,這就是說,中國政府的維穩開銷,大項目開銷,在美國的債券不能變現的時候,隻能動用存在歐元區的錢,變賣的是歐元儲備,於是,歐洲央行開始幫忙,宣布三月份將實施超寬鬆,不惜實施負利率。歐元跌,日元跌,人民幣彙率大幅度貶值的壓力驟減!
原來是歐元區無法惹,美國更不好惹,但危機來了,誰都必須看中國--中國更不好惹--但此時中國則要靠世界,靠發達國家幫忙!
為什麼我判斷索羅斯背後不可能是美國政府?多年來,美國政府尤其是右翼政客總在說人民幣彙率低估,甚至多次把它當做政治話題,但現在人民幣彙率幾乎是斷崖式下跌,怎麼美國那邊卻沒有了聲音--而且連安倍也要說,中國經濟很好。人民幣彙率急跌,誰都受不了!以前全球諸多政客都在說中國央行在幹預彙率,甚至以此為借口阻攔人民幣加入SDR,現在中國央行幹預更多了,怎麼沒有人說話了?中國外彙儲備急劇下降,在割它們的心頭肉!人民幣彙率不穩,讓很多國家,包括國際市場投資者都膽戰心驚!
很顯然,它們都在觀察:中國還要賣出多少外彙儲備,主要是賣誰家?(外彙市場因此而出現結構性震蕩)。
中國經濟有問題,西方國家更有問題。中國是人民幣彙率高估,西方國家的貨幣,哪一個不是高估!這些西方大國都是負債大國,以前靠中國政府輸血,靠石油出口大國輸血,那時候它們卻抱怨無休,天天說人民幣彙率低估,天天說中國中東輸血,導致它們的經濟有了依賴症。現在中東產油國不能輸血了,中國不僅不能輸血,還要抽血,誰最難受!最可氣的是,它們的同胞在人民幣彙率貶值時還在瘋狂大肆地賺人民幣彙率差價,中國政府管一管它們,不僅合情合理,而且讓它們多多少少能夠放心!
人民幣戰略也是謀略,人民幣彙率下跌,中國外彙儲備急速減少,是全球的痛,中國政府正好衡量一下,它的利弊得失,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不僅是對中國,包括最大的債務國。
中國政府很可能抓住這個時機,真正實現具有獨立話語權的人民幣彙率市場,實現人民幣彙率漲跌由中國自己說了算的人民幣彙率市場--看人民幣彙率真正市場化了,誰最害怕。很可能出現這樣的場景:在危機爆發後,人民幣彙率急跌,港幣急跌,外彙儲備市場震蕩,西方大國不得不承認人民幣自由浮動的貶值方向合理,歐美英日幾大國不得不與中國央行一起維穩人民幣彙率。我已經預測:日本央行降息、歐洲央行降息(都實現了),美聯儲停止升息--將人民幣彙率穩定在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於全球金融市場穩定的水平!這應該是金融市場全球化的必然,也是一次危機檢驗--用危機檢驗“金融市場全球化”預想的合理性,看大國間是不是、想不想,能不能實現共存、共享、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