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人民幣戰略,就是要國際化、市場化!在金融市場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你不開放市場,不建立市場,人民幣就永遠隻是小國貨幣,弱國貨幣,遠離時代潮流的貨幣。問題是,中國政府想不想讓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想不想成為強國貨幣?想到這一點,就不能拒絕建立國際化的外彙市場--如果要建立這樣的市場,從現在起,就要進行全麵的人民幣戰略教育,公開告訴企業、告訴投資者,中國政府將堅持既定的人民幣國際化之路,很快將改變原來的市場模式、監管模式,外彙市股票市場,都要變!
離岸人民幣彙率市場雖然很小,但它的影響很大,因為它預示著很快大陸也會有這樣可以做空的市場,而且是可以加杠杆做空的市場。
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討論啥惡意做空,善意做空!做空就是做空,這是企業、投資者的自主選擇,政府隻要提供市場就行。可以不可以製止做空?可以,但那是拒絕市場經濟,拒絕人民幣國際化。所謂接受目前的國際金融市場規則,其實是很具體的,第一點是必須適度容忍做空,今天索羅斯之輩在離岸市場對人民幣彙率進行“炒作”,包括他直接在達沃斯宣示已經做空,都是提醒:投資者尤其是離岸人民幣的持有者必須對於人民幣彙率預期有發言權。相反,我們不得不容忍索羅斯做空,卻阻止中國境內企業做空,咒罵投資者做空,會出現什麼事情嗎?永遠沒有人做多!
當中國股市劇烈震蕩直至發生股災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股指期貨市場惹的事,於是中國證監會對股指期貨市場交易進行了大幅度的限製,怎麼樣?第二次股災還是來了,第三輪股災也跟著來了--由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不能做空--隻能賣股票,因此股市尤其是個股跌的更慘。不讓對衝、做空,實體經濟怎麼辦?股票市場可以賣股票,實體經濟就隻能賣企業了。如果大家都不願意經營企業,虛擬金融市場的巨大風險,就會轉移到實體經濟,管理層,考慮過這樣的風險嗎?對衝,尤其是對衝的市場機製,其實也是保護,不僅是保護投資者,更重要的是保護企業嗎,保護實體經濟,這一點在人民幣彙率上表現的非常明顯,從中長期看,一個可以對衝人民幣彙率的外彙市場對穩定實體經濟的作用要大於市場的“加力”作用。
企業怎麼對衝,國家怎麼對衝,這裏麵有大學問。
中國要爭取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就必須加大彙率自由浮動的波動率,參照國際貨幣通常的波動率設置政府幹預的紅線--不到紅線不要輕易地幹預,一接近紅線就要提前預警,及時幹預。國際外彙市場通常的波動率有多大呢?我們的企業必須知道,投資者也要知曉。
下麵我簡單地做一些介紹:各個貨幣不完全相同,各個時期更不完全相同,但可以做參照。
在沒有出現大的危機或者黑天鵝事件的時候,美元指數的年度波動率一般在7%左右,最大幅度不會超過10%;歐元的波動率通常都在10%以上,至於英鎊、瑞郎,更是經常超過10%,瑞郎的黑天鵝事件曾經創造一小時波動率高達40%的記錄!日元板塊是波動率最大的國際貨幣,因此市場經常認為日元的不穩定性最高,其實這無法歸罪日本央行,因為日本經濟無法承受高利率,因此日元與其他國際貨幣有著明顯的“息差”,即使用日元貸款要比使用其他貨幣貸款付出的利息更少。於是,日元有一個雅號“息差交易貨幣”。
長期以來,借入日元,買入其他貨幣,尤其是與中國關聯度最大的商品貨幣,可以白白地享受每天的(乘數)利息,如果你是使用期貨交易,明天晚上12點之後都會有利息收入,而且驚人,這就是息差交易貨幣稱謂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