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世界(3 / 3)

忽然江誌麗看到立在門邊的馬高,他顯然聽到屋內的談話,麵色蒼白。江誌麗奇怪地問:“馬高先生,你怎麼了,不舒服嗎?”

馬高低聲說:“凱倫小姐,昨晚我和你有同樣的夢境。”

這句話使得那種死亡的寒意又漸次升起。江誌麗愣了很久,忽然恍然大悟:“一定是我把夢境發送給你了,要不就是你害了我。我們正在談這一點呢--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具有思維傳送能力的人恐怕不得不應付這些騷擾了!”

幾個人都笑起來。

上午9點,江誌麗正在努力接收鬆本好子發送的一首唐詩,電話鈴響了。江誌麗拿起聽筒高興地說:“是教授?我們一直在盼著你的電話,我知道隻要你打來電話,就表明有了進展。我沒猜錯吧。”

教授的洋洋喜氣甚至從電話裏都觸摸到了:“對,已有了很大進展,我們正在路上,20分鍾後就到達你們那兒,見麵再談吧。”

江誌麗放下電話興奮地宣布:“教授馬上就要到了,他說有重大的進展!”

20分鍾後,門外響起汽車喇叭聲。少頃,教授風風火火闖進屋內,三個人立即迎過去:“教授,有什麼好消息?”

教授脫下風衣,欣喜地說:“那兒的試驗已得出明確的結果。被測試的20名小孩有50%被激發出這種能力。我們幾個人都成功了,伊斯曼、斯捷潘諾夫、吉貝爾……我仍然是最糟糕的一位學生,但也基本掌握了。你看。”

他隨手從口袋裏掏出一副牌,仔細洗了幾次,然後把牌的背麵對著自己,隨意抽出一張問:“這是什麼牌?”

江誌麗不解地說:“是方塊K。”

索雷爾笑了:“不,不要用語言告訴我,你用腦波發送。”他又隨意抽出一張,“發送這一張,好,我收到了,是草花3,對吧。再來一張,是草花J,對嗎?哈哈!”

他大笑著把誌麗擁入懷中,告訴三人:“已經決定明天在沃森研究中心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這一個曆史性的發現。我特意前來迎接馬高先生,你們當然也要返回。”

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馬高時,那個印第安人顯得十分猶豫:“不,這幾天我不想去。”

索雷爾不解地問:“為什麼?你是這個重大科學發現的功臣,明天你會成為《華盛頓科學箴言報》或《紐約時報》的頭版人物。你怎麼能不去呢?”

黑瘦的黎元德說:“他昨晚做了一個噩夢,一定是因此不願出門。”他講了昨晚兩人的相同夢境,教授的目光中掠過一波陰暗,旋即笑道:

“忘了那個不祥的夢境吧。馬高先生,你一定要去,否則記者們會殺了我。你們稍準備一下,立即出發,到菲尼克斯換乘飛機,機票已經預訂了。”

馬高仍在猶豫,誌麗過去挽著他的胳臂笑道:“馬高先生,不必猶豫了,小山提還在那兒等著你呢。”

提到兒子,馬高不再拒絕,他默認了。教授催他們快做準備,不要誤了下午的飛機。江誌麗問:“教授,就你一個人來嗎?”

“不,伊斯曼也來了。他正在檢查那輛大道吉呢,點火係統略有點毛病。”

15分鍾後,一行五人帶上簡單的盟洗用具下樓,兩位興奮的女士跑在前邊。伊斯曼正靠在道吉的車門上,看見她們下來,微微一笑,打開車門,但他的笑容中分明有些勉強,江誌麗關心地問:“伊斯曼,不舒服嗎?”

教授看了伊斯曼一眼,解釋道:“他太累了,為了趕時間,從非尼克斯到這兒的300英裏路,隻走了兩個多小時。”

鬆本好子笑嘻嘻地說:“伊斯曼,聽教授說你的傳輸能力比他強,願意和我比一比嗎?現在我要向你發送一個複雜圖形……”

伊斯曼慌張地看看教授,教授皺著眉頭說:“好了,不要玩鬧了,他今天太累。喂,這樣安排,我和伊斯曼坐馬高先生的小豐田,我開車,讓伊斯曼休息一下。你們四人坐大道吉,由馬高先生開。”

他們按教授的安排上車。馬高坐到駕駛位,黎元德打開道吉的車門,請女士上車。好子上車後伸出頭喊:“凱倫,快上車呀。”

江誌麗顯然猶豫著,片刻後她說:“我坐豐田吧,我有些事想問教授。”她沒等教授同意,自己拉開車門上車。好子目光中掠過一絲鄙夷,這個中國女人為什麼不聽教授的安排?她想顯示自己與教授的特殊關係嗎?那未免太卑瑣了。索雷爾顯然有些不快,但沒再說什麼。伊斯曼仍坐在司機位,誌麗問:

“伊斯曼,不是說讓你休息嗎?我來開車吧。”

伊斯曼沒有回頭,說了一句:“不,還是我來開。”

豐田追著道吉穿過印第安人保留區,經過那根用做路標的圖騰柱,上了公路。江誌麗問教授:“小山提還好吧,他嫌孤單嗎?”

教授搖搖頭說:“他很好。”之後就保持沉默,顯然他不願談這個話題。很長時間之後索雷爾才說:“凱倫,你剛才說要問什麼事?”

誌麗軟弱地說:“下車再說吧,今天怎麼搞的,我有點暈車。”

她偎在教授身邊,教授輕輕攬住她,也不再說話。

汽車開得很快,巨大肥厚的薩瓜羅仙人掌孤獨地立在荒漠中,一種叫仙人掌鷦鷯的漂亮小鳥在仙人掌上飛翔。沙漠景色很快被甩到身後,前邊是山區,公路在山中蜿蜒隱現,汽車爬升越來越高,很快那些沙漠成了腳下的盆景,科羅拉多河在深深的峽穀中奔騰。伊斯曼一言不發,緊緊盯著前邊的道吉,把方向盤左打右拐,就像是驚險電影中的追車鏡頭。索雷爾感到江誌麗身上有輕微的戰栗,低頭問:

“你怎麼樣?”

江誌麗勉強一笑:“沒什麼,山路太險了。”

道吉又拐過一個陡彎,這一段路沒有其他車輛,伊斯曼回頭看看教授,目光極度緊張,教授點點頭,向他要過移動電話:“我讓道吉等一會兒。”他對江誌麗解釋說。

他按了幾個數字,忽然一聲巨響,前邊的道吉冒出一團火光,失控的汽車撞過護欄,一頭栽向深淵,就像是電影中拉得很長的慢鏡頭,從車內依稀傳出好子淒慘的尖叫。幾分鍾後又是一聲巨響,接著便歸於沉寂。

在那一聲巨響之後,江誌麗尖叫一聲,抱緊腦袋,就像是千把鋼針同時紮進她的大腦溝回,疼痛使她幾乎休克。她知道這是三名死者在臨死一刻的思維發射,是最逼真的死亡恐怖。伊斯曼的後背也掠過一波戰栗。豐田車迅速刹車,停在路邊。車還未停穩,江誌麗就推開車門跳下來,她在汽車的衝力下踉蹌幾步,跑到路邊向下看。汽車的殘骸在深穀裏燃燒,因為距離太遠,隻是一團小小的火光。江誌麗轉過身盯著教授,絕望而憤怒,山風拂亂她的長發。她聲音沙啞地問:

“是你殺了他們?”

伊斯曼手裏拎著一支0.38口徑羅姆特種左輪手槍,教授看著她,目光中有憐憫也有驚訝。江誌麗又問:“你們已經殺了小山提?我和馬高先生的噩夢是真的?”

教授蒼涼地說:“凱倫,我十分抱歉,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江誌麗打斷了他的話,憤恨地問:“你們這樣做,是為了那個‘種族主義’的自然法則?”

索雷爾和伊斯曼互相望了一眼,他們沒有料到江誌麗這麼快就猜到真相。不過,這對事情的結局沒有什麼影響。教授心頭作痛,他痛苦地說:“江,我真的十分抱歉,我並不願意有這樣的結局。”

江誌麗悲哀地攏攏頭發,說:“你們準備把我怎樣處理,也扔到這深穀裏嗎?為什麼還不動手,伊斯曼,開槍呀!”

伊斯曼幾乎不敢正視她的眼睛,但在教授的目光催逼下,慢慢扳開羅姆手槍的機頭。

05.

七天前,教授、伊斯曼等人帶著小山提回到沃森中心,教授立即招聘了20個6歲以下的孩子,讓他們接受小山提的激發。教授當時要求,這20名孩子中,蒙古人種要占一半,後來伊斯曼才知道這個要求的含義。

幾天之內,有將近一半的孩子被激發出了思維傳感能力--全是華人、印第安人、韓國人、日本人。伊斯曼把這個結果送給教授時,惶惑地說:“教授,你是否事先估計到這種結果?”

教授聲音低沉地說:“對,盡管我不願相信,但我們確實發現一條帶種族偏見的自然法則,而且是偏袒黃種人的。”

“教授,這是為什麼?”

“不知道。這種傳輸機製很可能不是電磁波,而是現代科學尚未揭示的一種場。我對20個孩子都做了基因檢查。你知道人類十萬個基因中有許多不帶編碼意義的廢基因,是進化過程中積累的廢物。但我發現,某些人在體細胞一條廢基因上有一個叫做nARD的特殊結構,凡是有此結構的人都被激發出思維傳輸能力,反之則不行。”

伊斯曼苦笑道:“對慣於享受上帝寵愛的白人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

教授沉思片刻說:“把這20個孩子送走吧,今晚我要對小山提單獨做一個屏蔽實驗,看能否判斷這是電磁波。”

晚上,在沃森中心的高壓實驗室裏,小山提被關在一個金屬籠子裏,教授和顏悅色地對他說:

“小山提,我們要試驗你的腦波能不能傳到鐵籠子之外,一會兒鐵籠子上要通高壓電,但裏麵不會有電的。你不要怕,我想你不會害怕,山提是個勇敢地好孩子,是嗎?”

小山提被一個人關在籠子裏,顯然有些緊張,但他勇敢地說:“教授爺爺,我不怕,我知道一百多年前,法拉第先生就做過這個實驗,對嗎?”

教授勉強笑笑:“對,聰明的孩子,現在我們要開始了,你盡量向我們傳送腦子裏的圖形,好嗎?”

伊斯曼皺著眉頭,不解地望著教授。他和教授一直沒能獲得這種能力,即使沒有金屬屏蔽,他們也不能接收山提的腦波啊,那麼,這個實驗能試出什麼東西呢?但他不相信教授會犯這樣簡單的邏輯錯誤,他一定另有深意,所以他沒有說出自己的疑問,默默地幫教授做準備工作。

教授緩緩調著電壓調整旋鈕,慢慢地,金屬格條中間出現細小的火蛇,有輕微的爆鳴聲,開始聞到臭氧的新鮮味兒。電壓逐漸升高,千萬條紫色的火舌在籠壁間飛舞。小山提已經不害怕了,專注好奇地盯著這些火蛇,倒是教授的臉色越來越凝重,他的目光中甚至有難言的悲涼。忽然小山提奇怪地喊:

“索雷爾爺爺,你的頭上有一個黑色的洞洞!”

伊斯曼看看教授,他頭上沒有任何異常,倒是他的表情有些奇怪。伊斯曼笑著問:“小山提,什麼黑洞?”

就在這時,籠內的小山提一聲慘叫,他的身體一陣痙攣後便僵住了,接著一縷輕煙從他身上升起。伊斯曼驚叫一聲:“快拉閘!”

教授已經關閉電閘,跌坐在椅子上,伊斯曼衝進已經斷電的籠內,小山提身體僵硬,兩眼圓睜,恐怖凝固在他的臉上。伊斯曼把他抱在懷裏,無意中發現座椅上有一根電線通向外麵,他隨即明白了一切。他扭過頭痛苦地問:“教授,你為什麼這樣幹?”

教授手裏已經有了一把羅姆左輪,他命令道:“放下山提的屍體,出來跟我走。”

他們走進一間密室,教授關緊門,示意伊斯曼坐下,他的臉肌抽搐著,努力平靜自己的激動,說:“伊斯曼,我十分抱歉,但我不得不這樣做。我想你肯定已經知道我這樣做的原因。”

伊斯曼冷淡地說:“你是為了那個種族主義的自然法則。”

教授點點頭。實際上,他比江誌麗更早覺察到那個巧合:五個被激發的被試者全是蒙古人種,他敏銳地看出這一點的含義,所以他才暫時穩住江誌麗,把小山提帶回去做進一步研究。伊斯曼問:“為了這一點,值得這樣幹嗎?他隻是一個不足5歲的孩子呀。”

教授苦笑道:“值得嗎?伊斯曼,你當然清楚,一旦這種開放式智力真的出現,並且隻限於黃種人的話,那會帶來什麼。那意味著,白人,當然還有黑人,在智力上會變成動物園的猴子,至多是智力實驗室裏最聰明的猩猩。那些人會教我們說幾句英文單詞,學會用木棍敲下樹上的栗子,然後很仁慈地誇獎幾句。你願意落到這一地步嗎?”

伊斯曼冷冷地說:“教授,據我所知,你從來沒有什麼種族主義偏見。”他諷刺地說,“似乎你對黃種女子更偏愛呢。我根本想不到,你會撿起希特勒的衣缽。”

教授很惱怒,刻薄地說:“年輕人,不要淨說這些空話,這種博愛精神是勝利者才配有的奢侈。想想吧,你是否願意白人被印第安人殺死十分之九,剩下的待在最荒涼的白人保留區,愚昧、貧窮,等著印第安人來憐憫?你能接受這種前景,甚至比這更為嚴重的前景嗎?”

伊斯曼不再冷笑了,他是一個激進的青年,從未有過任何種族主義的偏見,他認為那都是已被時間埋葬的罪惡了。但是……也許這種博愛精神恰恰是植根於白人的自信和優越感。如果200年前的曆史被翻過來,是白人被火槍驅趕著死在眼淚之路上?如果白人成了弱智民族,在其他種族的嗬護下苟延殘喘?

……

教授看出他的猶豫,命令道:“你必須立即決定,是跟我幹,還是和山提一塊兒去死。”

伊斯曼痛心地問:“你要把江誌麗他們全殺死嗎?”

教授冷厲地說:“我沒有別的選擇。”

伊斯曼猶豫良久,勉強說:“我跟你幹。”

教授收起手槍,開始安排,他讓伊斯曼把山提的屍體先藏起來,日後再做處理。他們要立即趕往亞利桑納州,在那兒製造一場車禍,從而把這個發現永遠埋葬。伊斯曼抱起山提,他不敢正視這小小的枯焦的屍體,把屍體藏在冷藏室裏,加上鎖。他問教授,已激發出傳輸能力的那10名小孩怎麼辦。教授說:

“不必管他們,召集他們時我已經有準備,沒有向他們的父母講清原因。這些小孩分散後,很快就會失去這種功能,即使有人回憶起在這兒的試驗,也不會有家長相信的。”他苦笑道:“伊斯曼,我並不是一個嗜殺狂。”

06.

江誌麗站在山崖邊,譏諷地說:“開槍吧,伊斯曼,我願意看著一個信仰上帝的同事把子彈射入我的眉心。怎麼不開槍?良心上有重負嗎?”

伊斯曼手中的羅姆槍重如千斤。他艱難地把槍舉起,對準江誌麗的眉心。不過,當他與江目光相撞--那裏包含著如此深重的悲涼、痛苦和憤怒--他的精神支柱便崩潰了。他垂下手槍,低下頭說:

“教授,我幹不了。”

教授苦笑一聲,聲音低沉地說:“凱倫,我真的非常抱歉,但我沒有別的選擇。”他邊說邊去掏槍,但他的手忽然停住了,那一瞬間的驚慌凍結在臉上。因為那隻小巧的0.22口徑魯格槍在江誌麗的手裏,黑森森的槍口正對著他。

伊斯曼大吃一驚,下意識地想抬起槍口,江誌麗立即把槍口轉向他:“把槍扔掉!伊斯曼,你不要逼我開槍。”

伊斯曼看看教授,爽快地扔下手槍,又遵從江的命令把手槍踢過去。江誌麗一腳把它踢下山崖,冷笑著說:

“沒想到吧,教授。我在車上就偷了你的手槍。因為我忘不了那場噩夢,我偶然想起,那個圖像很可能是山提臨死前的心靈感受,隔著幾千公裏傳給我了。你們突然到來,我在伊斯曼的表情中看到負罪感。當然,教授你沒有什麼內疚,你從容自若,談笑自如。為了你的種族,幾條人命算不了什麼,哪怕是5歲的孩子,或者是你的情人。可惜,你的行為露出了破綻,你在假裝顯示你的思維傳輸能力時,不該那樣仔細地洗牌。結果是你欲蓋彌彰。因為我恰巧知道,按照數學規律,一副牌在絕對均勻地洗過幾次後,又會恢複原來的次序,所以你的表演隻是魔術。後來,我在你的頭腦裏感受到異常:混沌中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黑氣氤氳,使人毛骨悚然。我想這個不可知的黑洞隻能解釋為你的殺機。”她的目光中有深深的悲傷,“可惜我太傻,我努力說服自己不要相信這個結論,我不相信自己深愛的索雷爾先生會是這樣一個冷酷的凶手。否則,我本來能把好子、黎元德他們從死亡中救出來的。”

伊斯曼羞愧地低著頭,教授平靜地說:“凱倫,我真的很抱歉,但是……”

江誌麗怒喝道:“住嘴,我不願再聽這一套假仁假義的話了!”她咬牙切齒地說,“為了小山提,為了馬高先生,為了好子他們,我真想宰了你這個畜生!可惜……”

她咬著牙,照索雷爾腿上開了一槍,索雷爾痛苦地呻吟一聲,身體慢慢傾倒下去。伊斯曼急忙扶住他,抬頭看著江誌麗,他想第二顆子彈就要向他射過來了。

江誌麗不再打眼瞧他們,扭身走向豐田。豐田在公路上急速打個彎,向菲尼克斯方向開去。

伊斯曼急忙撕開教授的褲子,匆匆止住血。很長時間他一直不願意正視教授的眼睛,他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個凶手,還有自己這個幫凶。江誌麗義正詞嚴地責罵他們時,他感到無地自容。但教授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殺人犯,他的確是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標(至少在白人看來)呀。前邊有一輛黑色的福特車開過來,看見他們,立即降低車速,靠在路旁。一個黑人婦女走下車,驚慌地問:“你們……”

教授簡短地說:“車禍。請把我們帶到附近的居民區。”

黑人婦女和伊斯曼一道攙著他,安放在後排。汽車啟動後,教授說:“我用一下你的電話,可以嗎?”

他忍著腿上的劇痛,皺著眉頭撥了一個號碼。

在華盛頓市十號大街拐角那幢天井型的聯邦調查局大樓裏,接線小姐把電話轉到副局長劉易斯的辦公室。劉易斯拿起電話:“我是劉易斯。索雷爾?你這個老家夥,有什麼事嗎?”

電話中簡潔地說:“劉易斯,我正在尋找一個叫江誌麗的中國女子。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案子。”他極為簡略地介紹了案情,“時間緊迫,希望能通過你的力量,盡快地、盡可能秘密地處理這件事。”

劉易斯知道老朋友的為人,既然他親自向老朋友求助,必然是十分緊迫。他立即答道:“好,我親自去,5分鍾後乘飛機出發。你現在在哪兒?還有什麼需要我事先準備的嗎?”

索雷爾說了自己所處的位置,還有江誌麗乘坐的汽車牌號、顏色、大致方位。他苦笑道:“如果短時間內抓不到她,恐怕就要在全州大搜捕了。請你做好必要的準備。”

劉易斯痛快地說:“沒有問題,我有這個權力。見麵再談吧。”

“見麵再談。”

索雷爾放下電話,靠在座椅上,閉上眼睛。開車的婦女聽見了他的談話,驚奇地扭頭看看他。伊斯曼也不由得打量著他。他佩服教授的堅忍或者是殘忍。他知道,對江誌麗的追捕將同時是對教授良心的折磨,尤其是在江誌麗大度地饒恕他們之後。但教授顯然不打算退卻。

而且--他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

07.

豐田車陡然下了公路,衝進一條山區便道,尖嘯著左拐右轉,石子在後輪處四散飛射。江誌麗兩眼發直,雙手緊握方向盤。她並沒有一定的行駛目的,她是想用飛車的刺激麻醉自己的思維。

她的視野中不是公路,而是一幅一幅的畫麵。一個紫色火蛇纏繞的金屬籠子,然後是突然的、絕對的停頓;一輛正向深淵墜落的大道吉,它隨後變成一團火球;索雷爾教授捂住傷腿慢慢傾頹,但他的表情仍然帶著令人憤恨的優越。

她不由得又踩足油門,汽車呼嘯著在山路上顛簸跳蕩。偶然遇上的逆行車輛驚恐地躲到一邊。20分鍾後,她才放鬆踏板,開始梳理自己的思路。

現在她該怎麼辦?該往哪兒去?

她恍然悟到,剛才一直齧噬心房的羞辱、絕望、憤恨,原來正基於這種“無家可歸”的感覺。3年前負氣離開祖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