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3)

作為無宗派的普通人,我們也可以有思想層麵的最高境界,我們暫且用“城府”來代替之。

“城府”絕對不是該說的也不說,該做的也不做那麼膚淺啊。一個人真正地做到“城府”,至少你要看得清、理得順才可以。具備了城府,能夠讓你擁有足夠的影響力,進而得到他人的支持、信任、擁護。

這些思想境界都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的話,那麼我們就會非常快樂,因為你真正能夠看透了事件背後的本質。

爭與不爭眼前的小利,在於你是否看到背後的大利。所以應該爭取的時候必須爭取,不應該爭取的時候,做綠葉也心甘情願地把綠葉做好。因為這次的綠葉也是為下一次的紅花做準備和鋪墊。

如果把人生看成是一件大事,並且把每件組成的部分都看成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那麼播種就會有收獲。如果每件事都據理力爭,那麼下次難免會受傷。

無論是“難得糊塗”還是“舍”的思想境界,至少在告訴我們,不要拘泥與眼前的得失。

所以我們要做到“內心強大”。

多年後,你會發現今天在意的東西,不一定是你應該在意的。

慧能獻偈結束,眾僧有能閱者,心服口服,有不能閱者,亦反複揣摩。

然而一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以慧能目前的處境和實力,根本無法安全地保存好紫金缽、木棉袈裟和金剛經。

五祖弘忍緩緩起身,眾僧安靜。

五祖麵無表情,來到慧能麵前,以僧人擊木魚之木槌敲打慧能頭部,一共敲打三下,口中曰:“胡言亂語,此等空談,再無妄言!”

隨後倒背雙手,掌心呈平行狀,轉身離去。

眾僧見慧能犯了師怒,也都紛紛指責不一。

日暮漸稀,眾僧漸漸散了。而慧能越發感覺師祖的日間表象有潛在的含義。

夜入三更,大門緊閉,慧能由小門進入後殿,五祖弘忍已然等候多時。

(這一情節是不是比較熟悉?多年之後,這一情節被吳承恩編入孫悟空的授業故事之中。)

五祖弘忍見慧能領悟到自己的用意,非常欣慰,隨即轉授《金剛經》要義,並授予紫金缽與木棉袈裟。

後世人們世代傳誦此“三更授意”的典故,吳承恩借鑒並編寫入《西遊記》孫悟空學藝的篇章。

講授《金剛經》之後,五祖命慧能連夜逃離本寺,返回南方,以免遭人加害,奪取寶物。

臨行前,五祖謂惠能曰:“禪宗佛法必將通過汝而大興,然汝切勿急於弘法,需日積月累,修生養息。汝回南方後,必有劫難,三年後吾將入寂,汝好自為之。”

慧能伏地頂禮叩拜五祖弘忍,授了寶物,灑淚分別,遂發足南行。

民間有傳,事後曾有數百人在南方追殺慧能,意欲奪取衣缽。盡皆被慧能一一化解,其中,為了避免不測,慧能曾一度在獵人隊伍中混了長達十五年之久。此後,慧能在廣州法性寺梯度,開始了自己輝煌的弘法生涯。

篇後語

慧能,一說惠能。文中采用前者。

佛教中有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值得我們去探究。

文中最後提到的“內心強大”,在我看來是做到“城府”的必要條件之一。人生的路還很長,如果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至少你應該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記得在就讀研究生期間,有那麼一個階段手裏的股票賠了很多錢,當時的思緒非常的低落和不穩定。

恰巧,在“企業戰略”的課堂上,有一位上海交大的老師這樣發表言論:戰略是長遠的目標達成,而不是拘泥與眼前的糾結。

我當時馬上有所感悟:買股票是買預期,而不是糾結於每一天的漲漲跌跌。

如果你相信手中的股票在未來會好;

如果你相信你的目標在未來會達成;

如果你相信你的努力在未來會有收獲;

那麼眼前的這些“紅塵瑣事”真的都不能夠,也不應該阻撓你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