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馬軍整裝待發,白大虎的騎兵營全是重裝精騎,頭戴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鎖子甲,胯下駿馬連四肢都裹在一層層皮革裏。一張強弓,一支長矛,一柄鋒利的北洋大背砍刀和一麵盾牌,組成他們的裝備。
就在雨幕和煙霧之中,四千騎兵疾風一般從我身邊掠過,穿過前方巨盾防線讓出的空檔,猛烈往前衝鋒,生生衝出一條通向城郊民居的血肉通道。緊接著,五千全身重裝上陣的重步兵跟隨其後,也殺向元軍陣形的中間,直撲那樹立著金黃色碩大帥旗之所在。
中軍受襲,阿術的帥旗有了搖晃後縮的姿態。我夾在洶湧向前的隊伍中,踏著血泥朝敵人掩殺而去。元軍因了先前的飄浮機動陣勢,收縮陣線回援中軍便顯得有些吃力。我再呐喊一聲,吩咐左右將領催促士兵加緊攻勢,打碎元軍聚攏的意圖。
王勇、許夫人、白大虎,以及傷好了的傅良玉等人離了身邊,不消片刻就分奔至一線,身先士卒帶兵向前衝殺。有將軍領頭,戰士們振奮精神,如水銀泄地般,尋著破綻便是無孔不入,一時間所向披靡,將敵軍擊得節節敗退。阿術的帥旗也搖晃著閃去一邊,以避開我軍鋒銳。
我軍隻一會兒工夫便攻至民居,差點完成戰術目的。可甫一接近此處,元軍分散的遊騎已自四麵八方靠攏來,在重武器的支援下,揮舞著戰刀,發動閃電攻勢,隻用了一刻時間便又將我軍趕回原防禦圈。於是以民居為焦點,你來我往幾次來回爭奪廝殺,戰鬥一直持續了六個多時辰。
無有間隔的廝殺,每個人都忘記了時間。直到第二日近午時分,天空中仍是鉛雲密布,這場少見的豪雨未見有減弱的勢頭,繼續向大地灌著瓢潑雨水。敵我兩軍不曾間斷的戰鬥使兩軍的武器也達到了使用的極限——元軍攜帶的火弓箭、火弩箭和回回炮、霹靂球、突火筒等快耗盡了,我軍的燃燒彈,甚至原本應該埋在地下的土雷也投擲得所剩無幾,可元軍的攻勢卻仿佛沒完沒了,仍在不遺餘力拚死壓迫我軍陣線,隻是進攻勢頭和火器火力大大減弱。
建康全線整個深夜和半個白天都在猛烈地交戰,戰鬥打成了膠著狀態。幸而未見敵人再有增援,雖然原先安排的內應沒有按約起事,我軍倒險險地守了下來。
我卻在懷疑這是個詭計,情報上說敵守軍僅四萬人,可打到現在,敵人越來越多,城牆上密密麻麻站滿士兵,加上城外的軍隊幾百支有餘,總共怕有六萬之眾,並且他們有大城作依托,還占盡了地利。而我軍後有從高處而來的攻擊,前有不曾停歇過的衝鋒,維護尷尬的陣式已越來越困難。
即使局勢險惡成這樣,在激烈的戰鬥中,經驗豐富的元軍同樣發現此部宋軍比南朝的其他軍隊難對付得多。那些在襄樊、鄂州、郢州等地曾令元軍譏笑的宋軍盡管狂熱和氣勢洶洶,但很多缺乏戰鬥經驗和戰術技巧,用騎兵衝鋒就能倒下大片,而此部宋軍卻冷靜老練,遇上火器集中延伸射擊和騎兵衝鋒立即迅速閃躲,或利用地形不斷躍進,有時候元軍集合一個騎兵群發起衝鋒,也不容易逮住戰機,更別提殲滅不斷運動靠近的宋軍步兵。盡管此部宋軍兩麵受敵,曾經戰無不勝的阿術卻知道很難全殲他們了。
---------------------------------
歡迎收藏、點擊、推薦《傲天下》的姊妹小說,全本架空作品《絕唱》,有關鏈接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