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重劍無鋒(2)(2 / 2)

果如他所言,元軍密密麻麻的士兵已出現在東、西、北三麵城牆上,正鬥誌昂揚地順著我軍將士潰逃線路衝殺下來。

效果已經達到。元軍看到如此模樣的敵人,哪會懷疑是誘兵。宋軍一個個丟盔棄甲,臉色驚惶,連手中的刀槍都不要了,隻是一個勁兒往南門湧去,其狀喪魂落魄。便是諸葛再生,我也敢打賭他猜不出這是佯敗。

沉臉看著敵人越攻越近,已經和剛整頓出的後軍開始接觸,方才下令:“開城門,由陳昭、白大虎、阿爾塔打頭,領騎兵衝鋒。”

身後傳來三人得令的大喝聲,又聽前麵吱吱呀呀的開門響動,庚即,兩千騎兵從兩側狂飆掠過,如一柄剛出鞘的利劍,暴風驟雨般朝南城外麵簡易營盤裏的元軍衝去。

那處營盤的三千多元軍被我養精蓄銳已久的一萬七千部隊衝擊,如同摧枯拉朽般連根拔起,頃刻便淹沒在一片紅色海洋裏。而後,這片海洋又朝南邊高資方向席卷而去。

阿塔海在石家坳後麵負責圍堵宋軍,此時見著原本為阻遏我逃跑而設置的部隊片刻時間即已半點無存,正為我軍驚人的戰鬥力而愕然,隨之發現這批為了活命而暴發出強大戰力的部隊很快就要消失在他的視線外,立即驚醒過來,將手中大戟朝前一指,揮軍跟著掩殺而去。

一名部屬縱馬馳來,叫道:“將軍,留多少人守這裏?”

“追擊要緊,隻留一百人。”

那名將軍呆了呆,又道:“此鎮居民卻有一千餘人,恐少了些。”

阿塔海聽得這話,將馬韁一勒,停了下來,複看著血淋淋地躺倒的元軍士兵屍體,獰笑一聲:“屠了此城,殺光所有居民。就由你率五百人執行。另,通知董文炳,請他督軍隨後,配合我軍追殺逃兵。”說罷,領了親兵縱馬往前飛馳,一邊恨恨想道:南蠻子沒一個好東西,便是他們的軍隊,正麵作戰軟弱無能,逃遁之際倒蠻橫得緊。

又見宋軍仍沿先前撤出兩軍方向逃跑,更是連聲冷笑:阿術強攻建康,建康已岌岌可危,這批逃兵定是企圖回援,哈哈,倒可使我順勢追擊而至,在建康與阿術合兵了。哼,這城池恐怕不用我軍圍困,便被潰散的自家軍隊衝垮了。心裏又一喜,想道:徐子清連戰連勝,被勝利衝昏了腦子,竟妄想輕取鎮江,卻沒想到他弄巧成拙,反讓我軍撿了個便宜。

這樣想著,他把麾下將士催得更加急迫,縱馬飛奔到了第一線,狂叫著領軍急追。

而在兩天之前,倒發生一樁插曲。

楊二受命自鎮江撤回高資途中,沿途拉夫征丁,擾民無所不至,直搞得四處鄉野雞飛狗跳,所過之處無人不知有宋軍回撤。

同軍將領餘顯屢勸不得,說得急了,楊二竟有些發火,怒吼道:“大將軍僅派給右翼一萬五千人馬,如不多征些兵丁,多收些錢糧,叫我如何完成固守高資的任務?哼哼,別教訓我隱藏行跡,本將軍自有主張。”

餘顯聽他強詞奪理,不由得也了生氣,回敬道:“你這樣做,不是讓韃子知曉我軍計劃嗎?小心暴露了大將軍的戰術目的,你腦袋不保。”

楊二悶哼一聲,理也不理他,扭頭就走出去,卻站在帳外大喝:“再遣兩百兵士去,村子裏的地主老財們一個也不放過,盡取了他們的錢糧。”說罷又冷笑兩聲。

帳內的餘顯氣得幾欲吐血,惱怒之下修書一封,回頭找著包圭派駐的斥侯隊,讓他們立即回報冠軍大將軍,要求嚴懲楊二違犯軍令的鹵莽行動。信中寫道:此人一介莽夫,純屬狂妄自大之徒,一意孤行,聽不進末將半點建議,如此下去,必誤將軍大事。

我聽了包圭帶著無奈語氣的彙報,一邊從他手中接過軍函,稍看了兩行,心頭已然大怒:肆意妄為,大膽狂悖。這個無知莽夫存心要壞了我大計麼?鬧得如此沸沸揚揚,我苦心設計的方案真要被他給毀了!真後悔讓他領了回高資之軍。

來不及擬信進行痛斥,追問包圭:“牛富右翼一萬五千人去了哪裏?”

“按大將軍之令,兩千疑兵大張旗幟往建康而去,一萬三千人繞過丹陽,奔鎮江後背小鎮丹徒而去。”

到此時,鎮江會戰進行到了第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