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重劍無鋒(4)(2 / 2)

阿塔海被副將從一線拉回陣內,這時看著自己的又一波衝鋒軍隊倒在宋軍的長槍和火炮之下,一雙怒目圓睜,幾欲滴下血來。掉頭對拉著自己馬韁的副將怒吼道:“快快放手,本將軍縱使戰死沙場,今日也要殺個痛快。”這時跑來一名令兵,遠遠的叫道:“大將軍,中書省董丞相已遭擊潰,正領軍向東北方向撤退。另,我軍大將格鐵托陣亡,花不哥陣亡------”

令兵話還沒說完,一個尖利的囂叫聲從頭頂傳來,不及反應,然後一聲巨響,阿塔海隻感到被人猛推了一把,竟翻身跌出老遠。再回頭看去,原先站立的地方血肉橫飛,剛才還乘坐著的駿馬,剛才還牽著韁繩的副將,那名令兵,現在都變成了一塊塊零碎的肌肉,一團團帶著鮮紅血液的髒腑。

親兵們跑了過來,將他從地上扶起。阿塔海任由他們為自己換了馬匹,心裏卻泛上一股股寒意:戰鬥進行不下去了,宋軍憑著如此銳利的武器,我軍如何能取勝?

在拋下無數具屍首之後,董文炳先行潰敗,阿塔海收縮部隊,也準備跟隨董文炳往東北方向撤去,整支元軍的戰鬥已變得茫無頭緒。

敵人隊形開始散亂,人馬混雜,出現逃跑的士兵,各色旗幟搖晃著扔去地麵,敲響的金鑼和戰鼓發出矛盾而又混亂的信號------敵人出現潰敗的跡象。

絕好的作戰良機終於降臨了,我冷冷一笑,遂命令楊二、白大虎、阿爾塔三將,盡提騎兵、重步前壓,當頭與元軍對撞;命令陳昭、王勇,率一半輕步兵自右路強攻;命令柴旺、傅良玉、飛道長、黃天道長,率餘下所有部隊繞東麵而去,配合兩軍發起強攻。

這樣便能圍三厥一,讓出通往地雷陣的一麵,形成三麵夾擊態勢,我嚴令三軍拚死撲殺,務必將元軍驅向北麵,往地雷陣方向撤退。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元軍初始識破我軍誘敵計發動突襲,卻被我堵住;而後我軍從混戰中抽身,將其誘往炮兵陣地;經一番狂轟亂炸,此時又受宋軍三麵強攻,手雷和大炮也是一見著元軍稍與己方脫離,便打上幾炮,射距和殺作業力極強的火槍也在見縫插針地攻擊,元軍戰況至於此已窘迫之極。

如今宋軍空出一麵,也許他們以為我軍兵少,無力全麵包圍,便利用這個自以為的漏洞,阿塔海和董文炳率軍開始了瘋狂的撤退。可在經過一片廣闊的平坦地時,地下仿佛鑽出無數個魔鬼,幾千顆地雷紛紛被踩響,激飛而起的彈片立即把元軍打了個措手不及。阿、董兩人便發現這又是一個誘敵計,想要再回頭自來路衝殺出去,但士氣已竭,再收擾不住軍隊了。

這一戰持續了七個時辰,阿塔海部接連中伏,在我軍先進的大炮、手雷以及火槍雷霆般攻擊之下回天無力,六萬人全軍覆沒,隻有兩員主將孤身逃脫。而我則痛失傅良玉一員大將,兼得他還是我救命恩人。

自參戰以來陪我經曆所有戰事的駿馬死亡,救命恩人又命殞於此,巨大的損失使我心如刀鉸。可是,逃出生天的阿塔海與董文炳隻怕比我更難受萬倍,因為,他們逃回去不過麵對又一次奇恥大辱---------鎮江駐軍盡被他們提走,僅留五千兵守城,現在已被牛富率一萬五千人趁虛占領,城頭換作了大宋的鮮紅旗幟。

這隻能算達成了此次作戰方案的其中一個目的,接下來,我的兵鋒應該指向正在進攻建康的阿術和金盔將軍了。

這是我一直沒公開的計謀,一個一石二鳥的行險之計。

我早就算到胡應炎佯攻太平必會讓阿術識破,不是麼,阿術是伯顏麾下赫赫有名的戰將,立戰功無數,識破這等拙劣的聲東擊西之計卻還不難。

他在收到徐子清攻擊鎮江的情報後,便會明白建康之主力全聚在鎮江,自己麵前的這支部隊不過執行騷擾任務,於是,他必定生出趁虛攻占建康的構想。畢竟,建康對戰線被分割的元軍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但阿術沒有內應,學不來我以弱兵而占大城的辦法,便憑近萬名民軍,趙晉定能支撐十天時間。這十天卻足夠我施計占領鎮江,進而回攻阿術。

多麼奇妙的戰術啊。打鎮江,調動阿術放棄太平鋒線強攻建康。後又以建康危急而我必救援為餌,撤出鎮江之兵,在高資設伏,誘敵殲之。

與此同時,胡應炎那支軍隊不顧本城,強硬向太平推進。因為阿術主力已向建康進發,他輕鬆得很,輕而易舉便逼近太平城下。也許當時阿術也如我一般的想法吧,他以為等著占領了建康,再回頭收拾胡應炎,時間上很是允裕。可他算漏了一著,即策應他的鎮江沒想到這麼快便淪陷了。如此一來,他無法在極短時間內攻克建康,如要撤兵,卻又被胡應炎斷了退路,竟陷入進也進不得,退也不好退的困境當中。

一石二鳥,太平和鎮江!半個月內擊潰分駐兩地的十二萬北兵,這將是多麼大的戰功啊。賈似道在蕪湖沒有達成的戰略目標,現今我卻要達到了。是的,我就要憑一已之力扭轉江南戰場的戰略劣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