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偷偷低歎一聲:當真沒有克製他的法子?
歎息著,前麵突然響起咚咚鏘鏘的鑼鼓聲,阿術茫然抬頭望去,霍然發現數千宋軍自兩側樹林裏殺將出來,個個咬牙瞪眼,殺氣騰騰,拚命似的直往眼前撲來。
才從建康逃出,現在又陷入包圍,這一日連連受挫,阿術心中的悲苦更是濃烈:徐清施連環計,巧奪鎮江,使阿塔海和董文炳全軍覆沒,以建康為餌,讓胡應炎逼住太平,斷了大軍歸路,現在又在半道上安排埋伏,難道我阿術命該絕於此?
環顧簇擁自己撤退的將領和親兵,無不驚慌失色,臉上盡皆駭然神情。不由又一歎:全軍士氣低落,部下個個身上帶傷,體衰力竭,無法再戰,隻怕又將遭受阿塔海等人一樣的局麵,落個全軍覆沒了。
-------宋兵越衝越近,手中高舉的長矛鋒頭反射出一道道白生生刺眼的光芒。金盔將軍緊皺眉頭,眉心處便擠出一個深深的川字,牢牢握住兩丈長的金柄青銅槍,如此用力,便要攥出水來似的,整個人更是憤怒得全身發抖動:奸詐無恥的宋兵,隻知玩弄陰謀的徐子清,一年之內讓大元的軍隊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失敗,現在費半月時間滅了六萬鎮江守軍,返回頭又擊潰我軍四萬,前軍進逼至太平。
想到了太平,他心中更是激蕩:太平的失守隻日可待,也是再也守不下了。
金盔將軍抬起頭,將手中大槍筆直伸了出去,口中發起絕望的大喝:“隻有斷頭的士兵,沒有投降的將軍。死便死吧,二十年後,我真金又是草原上一隻雄鷹。”
阿術聽到他的怒吼,打了一個激零,立即想起元大都皇宮裏那張冷峻的臉,和那雙如同虎狼一樣凶狠的眼神。即使我在這裏死一萬次,也絕不敢讓真金太子受半點傷害。他馬上挺直腰身,將牙關咬得更緊,從牙縫中擠出聲話來:“左右護住真金太子,由我吸引敵兵。”
已立死誌的阿術和被稱為真金太子的金盔將軍,卻沒象他們所想的那樣,二十年後再次成為雄鷹。這種不畏生死的堅決,反倒激起親兵部將強烈的求生yu望,竟一鼓作氣衝過許夫人的阻欄,又突出胡應炎布於太平前端的包圍線,率殘兵三萬,終於逃回了蕪湖,他們進攻太平、建康的起點。
於此,伯顏西防東固,遣兩路大軍南下實施中間突破的戰略徹底破產。因了鎮江丟失,伯顏親領的阿裏海牙和阿刺罕兩路大軍,立刻麵臨後路被斷的危險,如果韓郅鎮守的真州再有閃失,那他南下的二十萬大軍便被宋軍關上了最後一道門,原先製訂的中間突破戰略,卻不過是幫助宋軍包自己的餃子。
沿長江而攻,這是大宋降將劉整的建議,忽必烈大皇帝采納了這個意見。可是建康被宋軍奪取,現在鎮江、太平複又丟失,便猶如一把利劍插進空隙,將大軍活生生分隔兩端,相互不但無法策應配合,還得防著宋軍擇機發動戰略包圍。怎麼辦,下一步怎麼行動?伯顏不得不止住前進的腳步,停下來好好策劃以後該如何行動。
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立即撤出江南戰場,放棄無錫,不要常州,一直退回真州,整頓兵馬再圖後起。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不冒風險,保存元軍實力,仍然能夠恢複對宋攻勢。
二是孤注一擲,憑借元軍二十萬精銳,盡快擊敗江南境內的宋軍,攻克臨安,以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如果能逼降宋庭更是尤其良好的結果,他便能威逼趙姓皇室下令各地宋軍繳械歸順,如此,徐子清一舉扳回的戰略優勢便不複存在。但這種戰略有個極大弊病,萬一臨安的前防,諸如平江、嘉興、湖州等地,頂住了大軍進攻,從而留給徐子清、李庭芝的回援時間,到那時,徐子清挾大勝之威,從長江殺下來,隻怕這缺兵少糧的二十萬人抵不過的。
什麼是最恰當的選擇,該如何定奪?伯顏沒有時間想多久,因為從真州這條惟一的南北交通樞紐傳來大皇帝聖旨。忽必烈嚴飭伯顏之重大失誤,在聖旨裏罵道:舉止失措,前倨後恭,蓋老邁昏庸之徒!為彰國之威武,顯軍伍之利,裨就江南之兵,擇期奪取臨安--------
驕傲的大皇帝真正發怒了,他的軍隊從未受過如此重大的挫折,在聖旨裏頭毫不客氣地直斥昏庸。為了重新展示帝國龐大的軍事力量,驕傲而又強硬的皇帝甚至命他在規定日期內攻克臨安。
還用考慮撤與不撤嗎?伯顏苦笑一聲,掉頭吩咐帳下親兵:“召集部將,往大帳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