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騎自行車
急速騎行很容易引起抽筋,感覺有征兆時,應盡快減速下車。
手指:抽筋的手先握拳,然後用力伸張打開,反複此動作,直到複原。
手掌:兩掌相合,未抽筋的手掌用力壓抽筋的手掌向後彎,再放開,重複動作,至複原為止。
手臂:抽筋的手先握拳,再將小臂屈肩,然後伸臂伸掌,重複動作,至複原為止。
足趾:用手握住抽筋的腳趾,向後拉,重複動作,至複原為止。
小腿:用手握住抽筋一側的腳趾,用力向後拉,另一手向下壓住膝蓋,使腿伸直,重複動作,至複原為止。
大腿:將大腿和膝蓋彎曲至腹部前,雙手環抱,再放開並將腿伸直,重複動作,至複原為止。
騎車當中發生抽筋時,除了緊急處理外,回家後至少要有數日的熱敷及塗藥按摩,否則抽筋將易再次發生。
三、遊泳
在運動中,尤其是遊泳時,一旦發生小腿肚抽筋,萬不可驚慌失措,否則會因處理不當抽筋更厲害,甚至造成溺水事故。此時應立即收起抽筋的腿,另一隻腿和兩隻手臂劃水,遊上岸休息。如會浮水,可平浮於水上,彎曲抽筋的腿,稍事休息,待抽筋停止,立即上岸。也可吸氣沉入水中,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腳大拇趾,使勁往上扳折,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在憋不住氣時,浮出水麵呼吸;然後再沉入水中,重複上述動作;反複幾次後,抽筋可緩解,然後急速遊上岸休息;在遊向岸邊時,切忌抽筋一側的腿用力過度,以免再次抽筋。在其他運動中發生小腿肚抽筋,應立即原地休息。
許多人經過劇烈的運動或是因為熱身運動不夠,通常都會出現腿部抽筋的情況,其中又以遊泳、打球時最為常見,醫師表示,要預防抽筋除了在運動前熱身一定要把筋拉開外,運動時最好也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喝運動飲料),最重要還是維持均衡的運動習慣,才能降低抽筋機會。
在運動前喝些水或是運動飲料也是蠻重要的,因為提早補充水分可以讓身體預先為運動做準備。在運動前的幾個小時,要喝下二到四杯的水。而出發前則要馬上喝下一杯的水。同時在運動當中。每隔十五分鍾要喝下半杯到一杯份量的水,再根據個人的需要增加吸收的水分量。人體在運動前及運動中都應該要補充水分。因為等到身體覺得渴時就太遲了。通常人體要損失百分之二到三的水分後才會覺得渴,不過一位選手不可以等到渴的時候才喝水,因為即使隻有百分之一的水分損失,都會讓整體的體能表現降低。除了運動前及運動當中,運動完之後也要多喝水,即使是你已經不覺得渴。
腿抽筋通常發生在肌肉疲勞時,突然遇到冷空氣、冷水所引起,由於人體也會因流汗而引起寒冷,所以夏天也會發生痙攣;此外,運動時,疲倦的腳遇到冷空氣,流汗使身體變冷,又突然伸張肌肉,這時出力容易引起抽筋。當腿度抽筋時,第一個動作就是馬上休息,並將抽筋的腿部伸直(勿讓膝蓋彎曲),將腳板往自己身體方向下壓,然後可以使用運動噴劑或藥膏讓腿部肌肉鬆弛,並用雙手按摩抽筋部位,如果自己怕痛,可以請別人代勞,記得一定要按摩有疼痛感才算有效,如果旁邊無人可以幫忙,則可以將雙手撐住牆壁,腳跟不離地感覺小腿筋有被拉直的感覺,進行幾分鍾後,再放鬆按摩腿部肌肉。
其他如手臂抽筋時,必須將之輕輕拉直;腹部抽筋時,輕輕把腹部墊高拉直腹肌;若是大腿前麵抽筋,最簡單的可以采取蹲姿,或可輕輕將手腕放在膝蓋後方,將腿往後彎曲,使大腿前麵抽筋拉直,最簡單就是蹲下。
至於如何防範抽筋,最簡單的就是在運動前的熱身操及動後操中,加強「拉筋」的動作,此外,運動當中,補充水份之同時,能補充鈉(鹽份)以及電解水,使體內鉀鈉平衡,飲用運動飲料是能同時補充鈉及電解水之外,又能讓胃腸的迅速吸收水份,減輕胃腸的重量負擔。
其次是適當而漸進的運動,抽筋就是身體在警告我們,目前的運動量己超過身體負擔,也就是說平時的運動量不夠,還要多加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