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士指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農村。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的主要部分。周博士指出生物工程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路線,它對於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樹立人們的大農業觀點,使農業生產走出困境和實現農業現代化,必將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自從“863”計劃實施以來,我國某些成果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生物工程對實現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生態和係統現代化農業已凸顯出越來越顯著的效果,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21世紀全球的主旋律。在新世紀到來之前,《21世紀中國人口與資源、環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版了。本書的出版在學術界引起了轟動。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厲以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原人口所所長、著名人口學家田學原先生,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李建民先生,著名學者教授郭書田、鄴俊齊先生等十多位學術界重量級人物先後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改革報》、《經濟參考報》、《中國新聞出版報》等國家重要報刊上發表書評,他們站在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對本書的出版予以科學的論證和高度的讚揚,指出本書的出版將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本書自1997年出版後又重印了一次,榮獲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晉版優秀圖書一等獎,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