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維
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經曆中遇到各種問題,在關鍵的時刻總是社會在選擇個人,個人應當學會在人生轉折中適應生活。總結我這一生,基本上是沿著這條規則走過來的。
1992年3月,上級領導找我談話,要求盡快交割原單位科技出版社的業務,去新單位山西經濟出版社工作,並指出盡管我學的專業是生物,但組織上相信我一定能盡快完成過渡,切入本職工作。由責任心變成壓力,壓力變為動力,我時刻惦記著領導的重托。就在第二年組織上安排我去中央黨校學習期間,與北京大學博士後周毅先生相識,在探討研究課題時,一個選題使我眼前一亮。周博士娓娓談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製改革迎來了國力大幅度的提升和發展,生產力的解放使神州大地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發展才是硬道理”,抓住這個在世界格局變化中相互製約,在競爭中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大好時機無疑是在和平環境中打破僵化模式,創造一切機會改善內外經濟環境,快速發展自己、提升國力的一個科學正確的抉擇。小平同誌正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撥亂反正,及時提出這一科學的理論。中國確實從時間上再也耗不起了,要有一種緊迫感。如果再停滯不前,這個泱泱大國將要被開除“球籍”。
我認為,擺在我們麵前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中國是世界的一個頂級人口大國,帶領十幾億人口在發展中迅跑,麵臨的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別人搞市場經濟經曆了幾百年,在資本主義政治體製下的市場經濟是相對穩定發展的。而在我們社會主義體製下的市場經濟是一種特殊的創新經濟模式。至於如何搞,前無古人,確實需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是全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在新世紀如何從發展經濟的實踐中走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全世界都在關注,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都在注視著這個古老的國度。
如此看來,人口問題與經濟發展是一個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現實的大問題,是一個擺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政治體製下麵臨新世紀的突出的大問題。我們國家底子薄,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大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長期束縛著人們的思想。新中國成立以來,雖然經曆了三年經濟恢複時期,但曆經政治運動、階級鬥爭、大躍進及三年自然災害等人為和自然的襲擾,又在十年動亂中使中國經濟從停滯到麵臨崩潰的邊緣。一切需從頭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壓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發展快些,再快些!步子大些,再大些!需要有超常勇氣和智慧的偉人率領中國人民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沿著正確的路線迅跑。關鍵時刻,曆史選擇了鄧小平。小平同誌以超人的智慧和大無畏精神,大刀闊斧、果斷決策,邁出了堅定的步伐。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曆經改革實踐,市場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我認為,人口與經濟發展在我國這個特殊改革發展時期是一個大的科研課題,是出版選題中的一部重頭戲,遂經申報論證被納入重點選題。經過幾次商討,與周毅博士從主體框架上初步達成了共識。即從21世紀較長遠的一段時期,以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作為主線,切入經濟發展中的幾個層麵展開研究,提出了幾個主要問題加以綜合論述,從工業、環境、農業、資源、社會、科技等方麵集中梳理。由於周博士的專業方向是人口學,同時又是個學術研究方麵的有心人,事業心強,平時手頭集中了許多有價值的科研資料,所以動手較快,幾個月下來,一部六七十萬字的初稿就完成了。為了加快進度,我約了建軍先生一起審讀。在審稿過程中我們發現作者撰寫書稿的部分章節質量參差不齊,深淺不一。某些觀點上還有存在歧義和值得商榷的地方,另有少數錯誤的觀點。為了保證書稿質量,我們在編輯加工過程中與作者均下了大力氣先後易稿三次。全稿進行了適度地精煉壓縮,刪掉了一些粗糙、不準確及少數謬誤觀點的文字,與作者進行了深入研討溝通,最終書稿剩下48萬字,書名幾經斟酌,定為《21世紀中國人口與資源、環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書權衡了世界各國在發展經濟中的經驗教訓,拋磚引玉,敲響警鍾,指出發展經濟與地球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雙重關係。20世紀中國並不龐大的工業由於先天不足、粗放外延發展等原因過早地踏入了破壞自然生態與環境的尷尬境地,如不及時提出,發展下去則有可能使中國重蹈發達國家“經濟騰飛、公害泛濫”的覆轍。現在媒體反映出一些公害及環境汙染不正是我們經濟改革發展中直接暴露出來的實際問題嗎?基於這些原因,周毅博士在本書中勾勒出21世紀中國人口與資源、環境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新思路,在此基礎上提出可操作性對策。可持續發展是站在長遠發展的前提下,保護環境,保護自然生態,而不是以犧牲這些作為代價的一種破壞掠奪性經濟形式,所以這種提法是一種科學發展觀。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在1992年、1995年和1996年聯合國召開的世界首腦大會上,我國政府均做了承諾,即在經濟發展中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頒布了《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承諾的核心是使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統一起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再不能走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追求高速發展的老路。周毅博士在著述中揭示了造成地球生命與日俱增的主要原因,對各類資源稀缺亮出了黃牌警告。他指出發展的協調性、綜合性和持續性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思想,在經濟發展中人與自然協調,生產與消費適度,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他有力地論證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中國國情與現代化選擇的科學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