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王道成,科舉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85.陳穀嘉,鄧洪波,中國書院製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86.周鑾書,等,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87.中國教育家論德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
88.宋秋蓉,近代中國私立大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89.袁振國,教育原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90.王立誠,美國文化滲透與近代中國教育——滬江大學的曆史,上海:複旦大學出版社,2001.
91.羅炳生,基督教高等教育出現的問題,載教育季刊.1926,2(3)。
92.清華周刊.1925,(351),(356).1925,(356).1927,(408).1926,(389).1927,408.
93.〔澳〕斯馬特(Smart J.J.C),威廉斯(Williams),功利主義:讚成與反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94.〔德〕黑格爾(G.W.F.Hegel),曆史哲學,王造時譯,三聯書店,1956.
94.〔美〕艾愷(Gug S.Alitto),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95.〔美〕艾愷,文化守成主義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6.
96.〔美〕艾愷,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97.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上下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選編,2001.
98.〔美〕曼海姆(Man Hai Mu K.),保守主義,李朝暉,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99.〔美〕凱克斯(Kai Ke Si J.),為保守主義辯護,應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100.〔英〕埃裏·凱杜裏,民族主義,張明明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101.利瑪竇,利瑪竇中國劄記,何兆武選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
102.〔日〕狹間直樹,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103.〔美〕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98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104.〔澳〕W.F.Connell.二十世紀世界教育史,孟湘砥,胡若愚主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5.詹棟梁,赫爾巴特教育思想之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中華民國68年。
106.雅克·德洛爾,等,教育——財富蘊藏其中(UNESCO教育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107.〔美〕亞伯拉罕·弗萊克斯勒,現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徐輝,陳曉菲譯,江蘇:浙江教育出版,2001.
108.〔西〕奧爾特加·加塞特,大學的使命,徐小洲,陳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9.〔加〕約翰·範德格拉夫,等,學術權力——七國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比較,王承緒,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0.〔美〕約翰·誇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維,尹萍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111.〔俄〕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趙瑋,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112.〔俄〕蘇霍姆林斯基,關於全麵發展教育的問題,王家駒,等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113.〔美〕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14.〔美〕費正清,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15.〔美〕塔利斯著,杜威,彭國華譯,北京:中華書局,2002.
116.愛彌爾·塗爾幹(Durkheim.E),教育思想的演進,李康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論文:
1.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思潮述論,天津社會科學:2000,(1)。
2.馬慶鈺,對於文化保守主義的檢省,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3)。
3.朱海濤,北大與北大人,東方雜誌:1944,40(7)。
4.穆允軍,王國維的近代教育活動及其貢獻,載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1)。
5.為了忘卻的紀念——北大校長蔡元培,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
6.趙永進,雷芳,梁啟超的家庭教育思想探析,青海民族學院學報:
教育科學,2003,(1)。
7.何建明,陳垣與輔仁大學的國學教育,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2)。
8.卞孝萱,孫永如,史學家柳詒徵的學術貢獻與道德風範,載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9,(3)。
9.周傳儒,史學大師梁啟超與王國維,載社會科學戰線,1981,(1)。
10.張豈之,關於深化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載華夏文化,1998,(3)。
11.張豈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與教育理論,見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2)。
12.張豈之,論科技倫理教育,載現代大學教育:2001,(2)。
13.張豈之,從傳統文化看民族精神(代序),中華傳統文化與新世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14.黃修明,“我是教書匠”——陳寅恪大師風範,曆史教學:2003,(12),陳獨秀,青年雜誌.1915,1(4)。
15.蕭功秦,科舉製的廢除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斷層,蕭功秦,與政治浪漫主義告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6.喬誌航,辜鴻銘文化保守主義透視,廣州:廣東社會科學:1997,(3)。
17.趙吉惠,李存山,丁守和,等,國學與時代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3)。
18.陳其泰,陳寅恪治“民族文化之史”的出色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2,(6)。
19.陳曉明,回歸傳統與文化民族主義的興起,天津社會科學:1997,(4)。
20.李效增,胡適的中國傳統文化觀,曲阜:齊魯學刊:1997,(4)。
21.吳定宇,春風化雨育桃李——陳寅恪教授的教學生活,中國大學教學: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