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一些的人也許沒有忘記,20世紀80年代初期,文學湘軍的名頭曾響徹神州,老作家曾明隱,就是湘軍的重要幹將之一。出生於1935年的他憑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質高產的作品,成為了市文聯的專業作家。
1982年以來,曾明隱幾乎每隔兩年就要出版一部長篇小說,發表幾十個中短篇小說,並有多篇小說在全國獲獎。根據他的中長篇小說改編的戲劇、電影、電視連續劇,也多次在全國各地上演或播放。除此以外,他還是一個有口皆碑的正派作家,在新世紀情人節之前,社會上幾乎沒有關於他的桃色新聞。沒想到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居然在風燭殘年之際因為感情問題弄得聲名狼藉,尷尬萬分。
不過,在人們添油加醋地傳播老作家的桃色新聞時,曾明隱與亡妻情深義重的感人故事,也以同樣的速度被人們舊話重提。
1990年冬天,曾明隱的妻子胡美英患肝病已經臥病在床2年了,最終被醫院確診為癌症,醫生暗中透露說頂多能活3個月。曾明隱不信,可是一看妻子的病情,他又不得不相信醫生說的是真的。他拚命地托親朋戚友打探消息,希望能找到救回妻子的靈丹妙藥。後來,一位很鐵的文友介紹說福州有一位陳醫生治肝病有一套祖傳秘方,在當地被稱為“陳半仙”。曾明隱當即要朋友轉告那位陳半仙,隻要能延長他妻子的壽命,無論什麼條件他都可以答應。
幾天後,那位陳半仙果然來了,他仔細給胡美英查看了病情,又開了一些藥做了兩個星期的實驗性治療,最後說:“我保證能讓她活過三個月!”曾明隱想,既然那些正規的醫生沒有能力治好妻子的病,看來也隻好如此了,說不定陳半仙歪打正著,還真的會弄出什麼奇跡。就這樣,曾明隱頂著各方麵的壓力,把妻子的性命寄托在陳半仙身上。盡管他這些年賺下來的10多萬元稿費除了買房以外幾乎全變成了妻子的救命藥,他還是硬著頭皮跟陳半仙私下商定:“不管陳半仙采取什麼醫療方式,隻要能使胡美英活到半年以上,每多活一月,除醫藥費外每月加收1000元手續費;如果胡美英沒有活過半年,但超過了三個月,醫藥費照付不誤;如果胡美英不到三個月就死了,陳半仙每少活一月賠償1萬元,不足一月按一月計算;如果胡美英能活到3年以上,曾明隱按每多活一年給陳半仙人民幣3萬元作為感謝,5年以上,曾明隱有義務無償為陳半仙寫一部長篇傳記……”
消息傳出,幾乎轟動市城,有關這件事的傳聞版本竟達6種之多,但人們真正關注的,還是胡美英能不能活過三個月。如果陳半仙果真是半仙之體,是否有辦法讓胡美英活過三年,甚至五年。
幾乎沒有人知道陳半仙具體使用了那些治療方法,但是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都知道,胡美英繼續生活了兩年多才病逝。曾明隱沒有失言,不但結清了陳半仙給妻子治病的所有花費,而且專門以陳半仙為題材寫了一部長篇小說。不過,關於陳半仙為何能讓他的妻子多活2年,曾明隱在小說中是這樣解釋的:“後來,我的兒子娶了個醫學博士,她在整理婆婆的遺物時,發現婆婆得的不是肝癌,而是另一種已經絕跡了200多年的肝病。陳半仙之所以有把握說能讓病人活過三個月,是因為該病曾經起源於福州……”
曾明隱傾家蕩產救病妻的故事曾經被廣為流傳,然而,有的人卻說,這裏麵還有內情。
1955年7月,在湖南某縣一所鄉村中學當老師的曾明隱經人介紹,跟18歲的村姑胡美英結婚了。胡美英雖然隻有小學文化,但是她對有文化人的人非常崇拜,尤其是丈夫這樣會寫文章的。曾明隱沉穩內秀,對妻子體貼疼愛;胡美英溫柔賢惠,對丈夫百依百順;夫妻倆的日子過得非常溫馨。
婚後第二年,胡美英給曾明隱生了一個女兒。這跟曾明隱的父母想生男孩的初衷不符,他們的心裏有點不高興。曾明隱安慰說:“是我自己想生女孩的,女孩子長大了對父母孝順些。你們放心吧,美英下一胎準是男孩。”不料胡美英第二胎還是女孩。曾明隱安慰父母們不要急,等下一胎再說。事情的發展並不象曾明隱想象的那麼美好,胡美英第三胎不但沒有轉胎,反而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嬰。曾明隱的父母生氣了,說胡美英是“掃把星”,存心想讓他們家絕後。曾明隱隻好解釋,這不能全怪妻子一個人。父母不聽,說當初他們就對兒子沒有找個同樣“吃國家糧的”姑娘結婚而不高興,如今找個中看不中用的農村姑娘,看樣子曾家後繼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