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準備開赴南疆前,決定開展一次歌詠比賽。我們連不缺舞刀弄棍耍拳玩腿的武術骨幹,就是缺少能歌善舞有文藝細胞的人。每次的文藝晚會,我們幾乎都是當熱心觀眾。可這次不同啊,戰前的最後一次歌詠比賽,壯士氣振軍威,哪個連不憋著一股勁?萬一拿不到名次,影響了士氣,還不得挨一輩子罵?尤其是合唱指揮占30分呢!誰敢上?連長急了,胳膊會動彈就會指揮,我們連就出不了個指揮?
主動請纓的是一排長常浩。一排長常浩是青島人,1.8米的個頭,說話咋咋唬唬的,平時往那一站,兩隻胳膊就不會打彎。
連長瞪著眼,你?能指揮?我怎麼沒有看出你有這點才能?
常浩粗嗓門說,真人不露相。不到關鍵時刻,我還不擺忽呢。
連長說,那你就試試看。連隊集合,一排長揮著僵硬的胳膊帶著全連唱了3首歌,除了聲音大,就剩餘跑調了。也看不出他的指揮藝術高在何處。連長旁敲側擊提醒他是不是考慮“讓賢”,常浩脖子一擰,我的作戰方案怎麼能暴露給對方呢?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放心,隻要我的指揮藝術臨場一發揮,保證進入前三名。
星期六下午是“黨團活動”時間,全團集中在一塊開闊地帶,進行歌詠比賽。天高雲淡,遠山如黛。每個連隊的歌聲都那麼嘹亮、雄壯,每個連隊的歌聲都贏得熱烈的掌聲。
我們連上場。一排長常浩雄赳赳走到隊列前,敬個軍禮,隨即來了個原地旋轉360度,旋轉中他便還從後腰上拔出一根筷子當指揮棒,這一招令全連人目瞪口呆。說實話,部隊唱歌,都是徒手指揮,用指揮棒還是頭一次,場下一陣大笑。一排長常浩一臉嚴肅,唱起歌來,讓全團領略了一排長的指揮藝術。《紅星照我去戰鬥》,唱到“小小竹排江中遊”時,他舞著筷子作著撐筏子的動作,“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他又展開雙臂上下浮動。動作機械呆板,木偶一般,場下笑聲、掌聲不斷。
回駐地的路上,一排長常浩的興奮勁還未消退,直問連長,怎麼樣?我發揮得怎麼樣?
連長一臉不高興,啥玩藝兒,太不嚴肅。
常浩說,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才顯示咱連有特點有個性。
什麼特點?倒數第一的特點。
開玩笑!我這就去團部,拿不到前三名我就不回來了!一排長常浩返身就往團部走,嘴裏還嘀咕著,哼,沒見過人家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啊。常浩到了團部,果然聽通信員說我們連好像沒進入前列。常浩急了,大咧咧地闖進去,對團長說,團長,我可是給連長立了軍令狀的,拿不到前三名就不回去啦!你們要是真不讓我回去,那我就待在這兒,你們看著辦吧。
團長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遞給他一張獎狀,第三名!
常浩滿麵春風,拿起就走,回到連部往連長桌前一放,怎麼樣?連長,沒有我的指揮藝術,能拿這名次?
連長高興了,晚飯加菜會餐。事後才知道,團裏為鼓士氣,評出一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其餘連隊統統並列第三名。
戰鬥打響後,一排長常浩率尖刀排趟過“地雷陣”衝過死亡地帶,以最小的損失,為後續部隊打開了勝利通道。一排長常浩的雙腿永遠留在了戰場上。
坐在輪椅上的一排長常浩,滿臉無愧地說,那次穿插是我指揮最棒的一次比賽,指揮藝術絕對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