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進行籌劃,就很難達到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件事情的成功,首先就是策劃的成功。
策劃就是事先的籌謀計劃。不論幹什麼事,如果沒有預先的籌謀計劃,訂出一個方案,然後一步步按方案去實施,那麼,肯定是不可能辦得好的。
古時候,有一個北方旅人想到南方的某地。
有一天,北方人準備齊車馬,收拾好行囊,然後便在一個風和日暖的日子驅車啟程,在馬蹄的“得的”聲中一路向北馳去。
路上,北方人遇到了一個熟人,這個熟人見到他,很驚奇地問道:“咦,你不是要到南方去嗎?怎麼現在卻往北走啊?”
北方人笑了笑說:“我有一匹好馬,還有充分的準備,我的馬夫技術又十分嫻熟,我什麼地方去不了呢?”
那個人聽後,看著地麵上留下的車轍,善意地指給北方人說:“你看,你的車馬雖好,準備雖然充分,可是卻把方向弄錯了,這樣走隻會越走離南方越遠啊!”
可是,任他怎麼說,北方人仍是固執己見。於是,在一陣打馬揚鞭的吆喝聲中,北方人隨同他的車馬終於與南方背道而馳越走越遠。
沒有預先策劃而莽撞辦事的人,就隻能像上麵這個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其結果隻能與自己的目的相反。古今曆史,凡是辦得好的事,辦得成功的事,無一不是在周密的策劃之後完成的。
美國百萬富翁羅傑和桃樂絲夫婦的發跡也起於一次偶然的策劃。
二次大戰前,羅傑是一名推銷經理,妻子是一名時裝模特兒。二次大戰時,羅傑應征入伍,在服役中受傷,入海軍醫院療養了一陣子。
在療養期間,他從事皮革加工以打發時間。羅傑和桃樂絲,無論是哪一個,做夢都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決定了他們往後的一生。
二次大戰結束,羅傑返鄉。恢複平民生活的某一天晚上,桃樂絲的一位朋友到他們家做客(此時他們住在紐約)。
茶餘飯後,大家閑談了一陣子之後,這位女士得意地向他們展示新買的手提包說道:“這玩意花了我80美金。”
羅傑聽完之後,便把那隻皮包拿過來,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之後說,“太貴了!這種貨色我用15美金可以幫助你做出來。”
第二天,為證明自己不是吹牛,羅傑馬上出門去買了一套工具和上等牛皮。
一回到家,便立刻跪在地上開始剪裁、縫製,沒多久,手提包就完成了。其手工之精致,令桃樂絲看到之後愛不釋手!
羅傑看太太高興,自己也很高興,在高興之餘,他腦中突然電光一閃,想到既然自己具備技術方麵的知識,又有推銷經驗,桃樂絲在時裝界又有許多熟人,自己何不朝皮革製造業發展呢!
於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與桃樂絲商量,桃樂絲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因此二人聯手,決心展開行動。就這樣一個創業策劃形成了。
剛開始時,他們在自己隻有三個房間的公寓中製造樣品(為拿去給買主看的),由桃樂絲設計,羅傑負責製作,二人工作得不亦樂乎!
但他們都知道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尚未解決——那就是該如何獲得訂單,若無訂單,創意再好也是枉然。
羅傑將樣品夾在腋下,不辭勞苦地走遍紐約大商店,但由於他們年輕,名氣又不大,所以不斷遭到拒絕。
但羅傑並不氣餒,他總是替自己打氣,鼓勵自己繼續試別的機會。
終於,他遇見紐約著名商店“蘇克斯”的供應商。這位供應商一看到羅傑帶來的樣品便十分欣賞,他表示羅傑能做多少,他都願意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