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社交心理障礙多,就會怯懦。如果你害怕在人多的場合講話,一定要找機會去說,大聲說。想去找一個人的時候思慮太多,這時候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自己多想,現在做,立刻就做,打斷自己原有的那種思維邏輯和習慣,走出第一步,勇氣就產生了。
美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瓦倫達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會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隻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果。”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誌於事情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凡事先行動起來就容易達到“瓦倫達心態”。因為,一旦迅速進入行動狀態後,就來不及多想。逼上梁山,背水一戰,絕無退路,這樣反而容易成功。
劍橋大學格羅根教授指出:“無論做什麼事情,開始時,最為重要的是不要讓那些愛唱反調的人破壞了你的理想。”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大腦裏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係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時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裏時,他的大腦裏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裏的情景,而結果往往是球真的掉進水裏。這項研究從另一個方麵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先投入戰鬥,然後再見分曉。”拿破侖如是說。隻有行動起來,才能掙脫輿論的枷鎖,因為“這個世界上愛唱反調的人真是太多了,他們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列舉出千條理由,說你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你一定要堅定立場,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丁在《神曲》中描述自己在其導師——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引導下,遊曆了慘烈的九層地獄後來到煉獄,一個魂靈呼喊他,他便轉過身去觀望。這時導師維吉爾這樣告訴他:“為什麼你的精神分散?為什麼你的腳步放慢?人家的竊竊私語與你何幹?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絕不因暴風雨而傾斜。”
不去行動,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采取了行動,你的潛能就會隨著行動發揮作用,幫助你由消極轉為積極,讓你在每天的行動中都享受到成就帶來的滿足。
劍橋大學的教授們總是鼓勵學生:隻要認準了路,確立好人生的目標,就永不回頭,“走你自己的路,讓人們去說吧”。
定下目標,馬上行動
目標的樹立使我們明確方向,而行動計劃則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到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
山田是一位擁有出色業績的推銷員,他一直都希望能躋身於最高業績的行列中。三年後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話:“如果讓願望更加明確,就會有實現的一天。”
於是,他當晚就開始設定自己希望的總業績,然後再逐漸增加,這裏提高5%,那裏提高10%,結果顧客卻增加了20%,甚至更高。
“我覺得,目標越是明確,就越感到自己對達到目標有股強烈的自信與決心。”山田說。他的計劃裏包括“我想得到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後,他把所有的訪問都準備得充分完善,相關的業務知識加之多方麵的努力積累,終於在第一年的年終使自己的業績創造了空前的紀錄,以後的年頭業績更佳。
山田自己做了一個結論:“以前,我不是不曾考慮過要擴展業績、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為我從來隻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諸行動,當然所有的願望都落空了。自從我明確設立了目標,以及為了切實實現目標而設定具體的數字和期限後,我才真正感覺到,強大的推動力正在鞭策我去達到它。”
大多數人的想法、思考幾乎都是模糊不清的,這時候你需要的是一支筆和一張紙,寫下你想要達到的具體的數字和日期,然後把它傳給你的大腦。此時,目標已由高不可攀的險峰變成切實可行的大道。
自己無法下定決心邁向目標,亦即自己無法掌握明確目標的人,是絕對不能成功的。
從今天起就播下目標的種子。有了目標,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
漫無目標的飄蕩終歸會迷路,而你心中本來就有的無價的金礦也終會因開采而逐漸歸於貧瘠。
如此多的人無法實現他們的理想,起因就在於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標。
明確的目標讓我們有所適從、有所安心。目標能指導我們的行動,否則我們在生活中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當我們有了目標與方向,就有理由使自己不斷前進、不斷成長,開創新天地、發揮創造力。
當然,光有目標並不能使我們不斷朝前邁進,還要有行動計劃的配合才行。目標的樹立使我們明確方向,而行動計劃則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到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行動計劃將確定我們追求目標時所要投入的勞動。
史威濟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是帶著釣魚竿和獵槍步行50裏到森林裏,過幾天以後再回來,精疲力竭,滿身汙泥而快樂無比。
這類嗜好惟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發異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那他不就可以在工作的同時又有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五百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拉保呢?
史威濟就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沒有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入,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他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威濟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那裏的人都叫他“步行的史威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了最受歡迎的貴客。而與此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徜徉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威濟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行業裏,對於一年賣出100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做“百萬圓桌”。在孟列·史威濟的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驚訝的是:在他把突發的一念付諸行動以後,在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圓桌”上的一席地位。假使他在突發奇想時,對做此事有半點遲疑,這一切便不可能發生。
“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指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脫延宕。但是它也能像幫助孟列·史威濟那樣,這一刹那一旦錯過,很可能永遠不會再來。
請你記牢這句話:“現在就去做!”
劍橋大學約翰·沃森教授總是告訴學生:隻有把目標和行動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