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牌轎車的曆史始於1958年。當年誕生於一汽的我國第一輛國產小轎車並不叫“紅旗”,叫“東風”,定牌為CA71.
1958年8月,中央急於在建國十周年的慶典上用上國產的高級轎車,向一汽下達了製造國產高級轎車的任務。一汽的工人們以從吉林工業大學借來的一輛1955型的克萊斯勒高級轎車為藍本,根據中國的民族特色進行改進後以手工製成了一輛高級轎車。這輛轎車的動力係統和裝備幾乎和克萊斯勒一樣,其實就是把克萊斯勒車完全拆開,對每個零件進行手工測繪,然後自己製造。吉林省委第一書記吳德在全廠萬人集會時,正式給轎車命名為“紅旗”。9月19日,鄧小平、李富春、楊尚昆、蔡暢等中央領導到一汽視察,讚揚了紅旗轎車,紅旗轎車從此定型。
紅旗車標包括前車標、後車標和側車標。前車標是一麵紅旗,不言而喻,它代表毛澤東思想;後車標是“紅旗”兩個漢字,是借用的毛澤東為1958年5月創刊的《紅旗》雜誌的封麵題字。最早的CA72在翼子板一側標有並排五麵小紅旗,代表工農商學兵。CA72的前臉采用扇形圖案,車身造型莊重典雅,尾部采用了獨具一格的宮燈型尾燈,方向盤中央的向日葵造型及後尾標是純金打造,車內采用了景泰藍、福建漆、杭州織錦等。發動機是具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V型8缸液冷發動機。
1959年9月,第一批兩輛紅旗檢閱車送往北京,供國慶10周年閱兵式使用。紅旗檢閱車莊重典雅,造型光順諧調,猶具巡洋艦的雄姿,顯示了檢閱的威武氣勢。
1959年10月1日,10輛嶄新的CA72紅旗轎車在首都的國慶慶典上登台亮相,國內外競相報道了中國第一車的消息。
1964年,國家正式將紅旗轎車作為禮賓用車,紅旗車也就有了中國第一車的美譽。這種紅旗72型兩排座轎車共生產了198輛。
1965年CA770研製成功,1966年正式投入生產。國家領導人陸續換上了紅旗車。按照車號的排列,5號車由鄧小平乘坐,8號車由薄一波乘坐,13號車是陳毅的,15號車是陶鑄的,19號和20號分別歸董必武和李先念專用,賀龍坐的是43號,郭沫若坐的是57號……
紅旗CA770型三排座高級轎車是全新設計的車型、設計思想是提高整車性能、注重操縱穩定性、可靠性和乘坐舒適性。發動機排量5.65L,最高時速160公裏。
在紅旗車的儀表上有天安門的標誌,四周全用實木裝飾,並配有石英種,古典而不失豪華。前排設計了冷、暖風出風口,在前排座椅後麵設計有隔牆,後排空間十分的寬大,並配有兩個可折疊的警衛員座椅。
1966年4月,20輛紅旗三排座高級轎車送到北京,周恩來總理、陳毅外長等國家領導人正式乘用。同年,在彭真同誌的建議下把“三麵紅旗”的側標改為一麵紅旗,表明毛澤東思想這一麵大旗,後在文革中取消,恢複回三麵小紅旗。
紅旗CA771型雙排座高級轎車是在CA770三排座基礎上取消中隔牆與中排折疊椅,車廂空間布局緊湊;整車具有良好的通過性和動力性。1967年開發成功,之後總共生了127輛,分布在全國各大重點城市的政府機關使用。
CA772是為落實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用車任務試製成功並生產的。特種保險車具有良好的防彈和保險功能。該車全重6噸,一汽自主開發了8升的大馬力發動機以驅動沉重的車體,並且從變速箱、驅動橋、輪胎,再到整個傳動係統和底盤,都由自己設計製造。這一係列的工作又拉動了一大批項目的進步,例如車窗的改造、自補輪胎、車用空調等。CA772車身是用特種鋼板,車窗是用特種玻璃製成的,特製的輪胎即使子彈打進去也不會漏氣。1971年9月13日,林彪從北戴河乘紅旗防彈車逃往山海關機場時,警衛戰士開槍攔截擊中了紅旗車的玻璃,事後查看隻留下了一個小白點。紅旗防彈車隻生產了12輛,當年乘這種車的也隻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彪、李先念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