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偉大的時代中,雖有不少民族女英雄,然而像李林同誌深入敵後,指揮武裝部隊,領導工農群眾與敵衝鋒陷陣,血肉相拚,以至堅持三年之久,創造下輝煌永遠不可磨滅戰績的恐怕隻有李林同誌了!尤其是此次在敵人四麵包圍而來,無法衝出,終不免於一死的堅強信念下,沉著、英勇、頑強地斃敵人六名,最後遂毅然以槍膛中最後一粒子彈打死了自己,而免於遭敵辱殺。這種偉大的壯舉,真可動天地而泣鬼神,成為中國民族英雄的最光榮的典型。
李林同誌的一生曆史,是一部光輝燦爛的鬥爭史,她的死,無疑的是國家的一個大的不幸和損失,尤其是晉綏邊區的人民更是失掉了他們最親熱的保姆,失掉了光明的燈塔。
李林同誌是為民族而生,也是為民族而死,在民族危機依然嚴重的今天,在妥協投降依然成為時局中主要危機的時候,二戰區及全國女界同胞應向李林同誌學習,踏著李林同誌的血跡,戰鬥下去,以爭取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
(原載中央晉綏分局機關報《新西北報》)
李林同誌壯烈殉國
犧盟晉綏邊區創始人之一,雁北婦運工作領導人,現任犧盟晉綏邊區委員會秘書,雁北犧盟遊擊支隊(新編××團××營)教導員,兼第十一行政區專員公署秘書主任李林同誌。於上月26日敵寇九次“圍攻”我雁北遊擊根據地時,在××縣郭家窯村(平魯山陰交界的蔭涼山上)壯烈犧牲了。查敵此次圍攻,我在平太村被敵包圍。李林同誌率隊衝出,至郭家窯一帶,又遇截擊,李林同誌當即沉著應戰,並親以手槍與敵人搏鬥,猶斃敵兵六名,終因彈盡力竭,敵我眾寡懸殊,眼看即為敵兵活捉,遂以最後一顆子彈,對著自己,穿喉而過,壯烈犧牲,英勇殉國。晉西北軍政首長及各界人士,聞之無不悲憤,並準備追悼雲。
(原載1940年5月26日中央晉綏分局機關報《新西北報》)
巾幗英雄李林壯烈殉國女戰士十餘人亦光榮犧牲
(本報山西通訊)本年4月26日,敵兵千餘,對我晉綏邊境實行第九次圍攻,我軍XX遊擊支隊治主任李林(女性)當率隊衝出重圍,在郭家溝窯子(朔縣屬)(注:是平魯和山陰交界處的蔭涼山)與展開激戰,李氏率隊奮勇與敵肉搏,不幸遭敵伏擊,但猶鎮靜指揮,手刃數敵,惟以眾寡懸殊,李氏身數彈,壯烈殉國。同時遇難者尚有女戰士十餘人。按:李林,福建閩侯隴溪人,年二十四歲,幼時生長南洋爪哇,返國後就學於上海愛國女中,當時積極參加愛國運動,25年入北平民國大學,26年春至原入軍政幹部訓練班,5月派赴大同工作,大同失陷後,即參加遊擊戰,並組織女青年湧躍入伍。嗣即率隊轉戰於雁北綏東一帶,迭建偉功,曆在××遊擊支隊任政治主任,××營教導員,犧牲救國公同盟晉綏中心區區委(委員)兼組織部長等職,李氏之殺敵殉國,悲壯偉烈,堪為巾幗英雄也。
(原載一九四〇年五月二十六日重慶版《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