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係。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淒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衝《點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來就夠淒愴的,夢魂逐著芭蕉葉上的雨聲追尋,更令人覺得淒惻。
芭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很大,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跟香蕉很相似。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入夏,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
芭蕉花雖不美麗,介西雙版納的傣、哈尼、拉祜、布朗待兄弟民首長,都喜歡用蕉花做菜。傣家人食用的芭蕉花,主要的野芭蕉和粉芭蕉的花朵,長在山箐和陰濕溝穀中的野芭蕉,假莖和葉片都與人工栽培的芭蕉近似,並和芭蕉一樣能開花結果,隻是果實小,果皮同密生黑色的種子,幾乎沒有可以食用的果肉。所以民間除以假莖為豬飼料外,還大量采集蕉花當做蔬菜食用。野芭蕉花的品質,以花穗剛剛破莖而出的淡黃色圓錐形花色為佳;掛果以後的紫紅色心形花朵品質稍次。以蕉花為原料加工的小吃,有蕉花蘸、素炒蕉花、肉末炒蕉花、包蒸蕉花、蕉花三鮮湯等。
形態特征:
芭蕉科,芭蕉屬。常綠大型多年生草木。莖高達3~4米,不分枝,叢生。葉大,長可達3米,寬約40厘米,呈長橢圓形,有粗大的主脈,兩側具有平行脈,葉表麵淺綠色,葉背粉白色。入夏,葉叢中抽出淡黃色的大型花。“扶疏似樹,質則非木,高舒垂蔭”,是前人對芭蕉的形、質、姿的形象描繪。
生長習性:
芭蕉原產東亞熱帶。性喜溫暖耐寒力弱,莖分生能力強,耐半蔭,適應性較強,生長較快。
繁殖及栽培:
(1)繁殖:用分株繁殖。當秋末蕉葉凋萎,剪去枯葉,壅士護根。殘留莖杆用稻草從莖杆基部向上包紮。到次年4月上旬再將稻草解除,當根上長出許多幼株時,可行分株繁殖。移栽時於坑中施入有機肥為底肥。
(2)栽培:生長期間應隨時剪去黃葉,以燒徒耗養分,並影響美觀。同一地點,栽植過久,易產生愛滿不複現象,應更換栽植地點。平時不用特別仔細管理。
藥用價值:
芭蕉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但是果實不能食用,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氣味甘、大寒、無毒。
主治1.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塗患處。
2.流動性紅色風疹。治方同上。
3.風火牙痛及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