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非洲紫羅蘭(1 / 1)

非洲紫羅蘭(學名:Saintpaulia ionantha )又名非洲堇,是苦苣苔科非洲苦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態特征:

全株有毛;葉基部簇生,稍肉質,葉片圓形或卵圓形,背麵帶紫色,有長柄。花1朵~6朵簇生在有長柄的聚傘花序上;花有短筒,花冠2唇,裂片不相等。花色多樣,有白色、紫色、淡紫色或粉色。蒴果,種子極細小。

生長習性:

非洲紫羅蘭性喜半陰、溫暖濕潤環境。生長適溫20~22℃,適宜光照強度在10000~12000lx之間。夏季忌強光和高溫,在栽培設施上噴灑遮蔭劑或用遮陽網,遮去較強的光線,並噴水降溫、增濕,但要注意良好通風。栽培過程中,應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適當澆水,勿令過濕,以免莖葉腐爛。水溫與空氣溫度的差異應低於5℃,否則,葉麵上會產生大量的黃色斑點。

若光照不足,就會開花少而色淡,甚至隻長葉不開花;若光照過強又會造成葉片發黃、枯焦現象,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生長適溫16℃至24℃,冬季不得低於10℃,栽培中要避免溫度暴升暴跌,否則植株很容易死亡。夏季放在通風涼爽處養護,避免悶熱潮濕的環境和烈日暴曬。平時澆水不宜過多,要等盆土稍幹時再澆水,盆土積水往往是引起植株腐爛的主要原因。生長期每7天至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複合化肥,肥料中氮肥含量不能太多,否則會葉片長得很繁茂而開花很少。

產地分布:

原產於非洲東部熱帶的坦桑尼亞,現世界各地廣泛栽培。中國栽培非洲紫羅蘭的曆史不長,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才從美國和荷蘭引種試管苗。目前少數中外合資園藝公司僅有小批量的生產,栽培尚不普遍,但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

繁殖培育:

非洲紫羅蘭通常播種、扡插或分株繁殖。播種繁殖在春秋兩季,以中秋播最好,發芽率高,長勢健壯,翌年春季即可開花。早春播8月間可見花,但高溫酷暑期不好過,往往長勢細弱病害發生較多。非洲紫羅蘭種子細小,宜用含黏粒少的純淨細麵沙作基質裝新燒製苗盆,壓平,澆開水消毒滅活後撒播。種子可摻3倍細沙均勻撒開,防止出苗過於稠密,不必覆土,播後加蓋玻璃,再罩上一層字跡均勻的報紙,放光照充足、20℃至25℃處保持濕潤,約20天發芽出苗。待苗出齊逐漸揭掉遮蔽物,苗盆放疏蔭處,經分苗移植1次至2次,最後定植內徑10厘米至12厘米盆中,從播種到開花約需240天。扡插繁殖宜在春季選擇生長充實的葉片,帶葉柄2厘米至3厘米取下,插在顆粒均勻的純淨細沙或蛭石等基質中,插入葉柄與基質麵持平。適度遮陰,保持基質及周圍環境濕潤,適溫20℃至25℃,約20天生根,2個至3個月後幼苗長成,即可上盆,從扡插到成株開花約4個至5個月。分株繁殖可於春季選2年至3年生的老株,結合翻盆換土,掰下小株分栽,當年即成形開花。

栽培要點:

非洲紫羅蘭花期很長,家庭蒔養掌握光、溫、水、肥適當,可長時開放。室溫高(25℃以上)忌直射強光,應設法遮擋。室溫低(15℃左右)宜較強的漫射光,應在明亮處擺放。不可過於蔭蔽影響正常生長。澆水要適量,水溫與室溫要接近。經常保持盆土與周圍環境濕潤,空氣清新,注意防避煙塵及幹旱萎蔫和水澇爛根。室內蒔養不宜放用有機肥。如培養土中腐殖質含量高,生長期每半月可追施一次微量複合化肥。盛夏寒冬禁肥。為保持株姿勻稱秀美,當葉片過於繁茂時,適當疏剪,保持花葉清新和諧。

園林用途:

植株矮小,四季開花,花形俊俏雅致,花色絢麗多彩。由於其花期長、較耐陰,株形小而美觀,盆栽可布置窗台、客廳,案幾良好的點綴裝飾,是優良的室內花卉。現在栽培的均為雜交種,園藝品種甚多,有上千個。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紅和藍等。

病蟲害:

常有根腐病和冠腐病危害。可用65%敵克鬆600-800倍液防治。也可用多菌靈進行土壤消毒。生病的非洲紫羅蘭在不同部位的外觀上會呈現不同的病征,如花朵部分可能導致不開花、畸型、夭折、色彩不鮮明、數量減少、腐爛等。葉片組織出現畸形、卷曲、黃化、變色、形成褐斑及腐爛等。莖部分有徒長(節間變長)、褐化、腐爛、蟲、菌寄生等。根部褐化變色,腐爛或蟲、菌寄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