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3)

對於所有這些事,方英都自然而然地敬而遠之。一方麵是家教使然,另一方麵,在方英眼裏,還沒有哪個男生能夠給她特殊的感覺。在方英眼裏,班級裏或者學校裏那些接觸過的男生,都是那麼孩子氣,單純得幼稚。也有個別努力要表現出成熟氣質的,卻隻能給人假冒偽劣的模仿痕跡。

方英偶爾也會在心底產生對情感的幻想。那幻想很朦朧,沒有具體的對象。但方英知道,他一定和周圍那些幼稚的男生不同,也許年齡不一定很大,但氣質上卻一定很成熟,含蓄,目光深黝得象海洋。

平時在學校,方英和同學之間除了正常的交往,很少有親密的私交,這既是父母對她的要求,也是方英自己的意願。隻有小燕兒,雖然學習成績比方英稍差,但家庭背景良好,性格開朗,家教頗嚴,和方英也比較談得來,因而得到了父母的準許,兩人可以在業餘時間有私下的往來。

同性同學之間尚且如此,何況對於異性。方英在同學中被視為“會笑的冷公主”,大家雖然覺得她有些清高,但她並不是故作姿態。不主動和人聊天,但也不會無禮地拒絕別人的交談。學習成績名列前矛,但從不流露出驕傲情緒。容貌秀麗,對於著裝卻並不特別在意,隻是保持著合體得當,幹淨整潔。

這樣一個女孩子,就算是個“冷公主”,可至少她是“會笑的”。無論男生女生,都容易從方英身上感覺到一種吸引,同時又感覺到莫名的壓力,使得他們無從接近。

方英原以為,自己可以這樣一直健康地成長,直到考上大學,進入社會,成熟到足以開始另一種人生。雖然在她的幻想中,那種人生是模糊的遠景,沒有清晰的內容,但她一點兒也不著急,知道到了那時,一切都會順理成章地到來。也許正是這種虛幻的遠景令她平靜,方英在遇到林誌遠之前,的確是一個心無旁鶩、成熟卻單純的初中女生,滿腦子隻有聽父母親的話,遵守學校規定,努力學習,做父母的好女兒,老師的好學生這一類念頭。

可方英遇見了林誌遠後,原本平靜如水的心境,以看不見的方式改變著。方英沿著平坦的馬路走進小區大門,看見對麵一個男生騎著單車從小區裏出來。在門口的時候,一個年輕的門衛跟他說話,他一隻腳點著地,長長的腿撐著車子,側過頭和門衛交談。方英看到他穿著白色的運動短褲,裸露在外麵的腿曬得黝黑,大腿肌肉上的線條流暢清晰,隨著他身體的活動而發生美妙的變化。

方英不知怎麼就呆在原地。緊接著,男生和門衛說完話,笑著打個招呼,腳在地上用力一點,身體微微弓一下,單車就向前行進了。在離方英不遠的對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他的目光掠過方英的臉,和方英的目光發生了短暫的碰撞,而臉上還殘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隨即便踏著單車很快從方英身邊經過了。

在兩人目光對視的一個瞬間,方英覺得自己被什麼擊中了。她象被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回頭去看剛剛經過的男生,看到男生後座上夾著一個籃球,像是要去運動。方英在原地呆立著,直到那個男生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才回過神兒來,慢慢走回家。

自此,方英就有了心中那個小秘密。她看到男生跟一個門衛說過話,便在日後的恰當機會裏,也和那個年輕門衛攀談,了解了門衛是因為打籃球和男生認識的,了解了男生家住高層的C幢,了解了他名叫林誌遠,在市一中上學。

在方英心裏,總是停留著和林誌遠初遇時,兩人一瞬間目光的碰撞。隻是一個短暫的瞬間,方英卻象是看出了那眼神中無數的內容。成熟,智慧,熱情,含蓄,以及隱隱的憂鬱。

這眼神,就是林誌遠身上,最令方英迷醉的魔力嗎?

方英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隻是從此發誓一定要考上一中。初次的邂逅之後,方英和林誌遠又有過數次的相遇,大多數是前後交錯,偶爾會麵對麵擦身而過。方英更珍惜擦身而過的機會,每一次,她都想鼓足勇氣,在兩人相距最近的時候,以自然的姿態和林誌遠打一個招呼,或者哪怕不說話,隻是點點頭,交換一個微笑。

可這樣的想象,方英從來沒能將其變成現實。一次次的相遇,隻是激起她心頭的幻想和渴望,卻又一次次變成陌路人的背影。方英不知道,這樣的狀況是否會永遠持續下去?直到雙方長成大人,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她不敢想象下去,害怕腦子裏幻想出成年的林誌遠身邊,會出現一個美麗卻陌生的女孩子。

好在方英如願以償考上了一中。從此她可以和林誌遠在同一所學校就讀,就算是不同年級,總是會比現在多出接近的時間和機會。事實上方英並沒有想象出,如果真的有機會和林誌遠接近,自己想做些什麼,會做些什麼。她隻是懷著新鮮的思念,期盼著那些機會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