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用樹枝把竹簡上劃有印記的生字一個個寫在水邊潮濕的沙地之上,請求老師指教。常老師不辭辛苦,樂意額外多教,對這些生字,一個個作了回答。如此一次又一次。這就給李耳後來的自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天,常老師因家中有事,宣布暫時解管(放假)一天。弟子們如鳥兒出籠,樂得手舞足蹈,一個個抓緊時機盡情玩耍。李耳卻不然,他愛學習,愛得象是瘋了一般,一分一秒的時間也不願意耽誤,他不但不去休假,而且利用這一天的假期開始了更加緊張的自攻自讀。
這天,李耳的叔父叫他到姨家走親戚。李耳的姨家離曲仁裏二十多裏,需要坐車前往。他坐著用馬拉的小拉車往姨家走,準備回來時請他姨坐車來住幾天。為了利用一切時間進行自學,臨行時,他在車上放了幾大捆子竹簡。李耳坐在小拉車上,一麵讓馬自己順著路往前拉,一麵專心致誌地看書。走哇,走哇,因他看書看迷了,看呆了,把天底下的一切事情全忘了。他不知走了多少裏路,也不知看書看了多長時間,抬頭一問,姨家早已走過去了。那馬順路前行,也不知是怎麼走的,長驅直進,加上拐彎抹角,竟然把他拉到一座野山腳下的清溪旁邊來了。他心中暗想:“這該咋辦?得趕緊拐回去,到姨家去走親戚。”又一想:“《河圖》、《洛書》還沒看完,到姨家去還得七拐八抹,處處問路,等費盡周折走到他家之後,不知要耽誤多少看書時間;到他家去沒有緊事,不如幹脆趁熱打鐵,一股勁兒把這幾捆子竹簡讀完再說。”想到這裏,就把馬拴到樹上,讓它就地吃草,一個人坐在小溪旁邊,如饑似渴地繼續讀書,卷上《河圖》《洛書》,又展《八索》《九丘》,如進瑞靄繚繞的迷宮,似入珠玉琳琅的寶窟,留連而忘返回,一讀而不可收。一直讀到紫霞飛盡,月鉤掛金,他才想起驅車連夜往姨家摸。沒想到天黑路生,迷了方向,東拐西抹,怎麼也摸不到姨家。他急得出了一身冷汗。無奈,就把命運交給了那匹老馬,讓它想往哪走就往哪走。走哇走,走哇走,隻見前麵閃出一點燈火。李耳趕車照著燈火往前走去,萬萬沒想到,走近燈火,定睛一看,見是老師常樅坐在燈下看書!原來這村莊就是常家坡。常老師問他夜趕馬車來這有何事幹,他說是從姨家回來,路經這裏,順便問老師幾個生字。常老師按他要求,回答了這幾個生字,李耳見失迷方向已經又迷了過來,靠著從常家坡往家走的路熟,就連夜驅車往曲仁裏村摸去。“半夜走親戚——意在求學”的俗語,從此開始在曲仁裏一帶流傳。“書瘋子”李耳,這個千古怪名也從這裏由來。
第二天,李耳照常趕赴“學館”,來到樅林前邊的常家坡頭。這天,常老師忽然心血來潮,展開一卷卷竹簡,開始用他講過的一些精彩段落考問他的弟子。弟子們對於老師所提問題,不是目瞪口呆,就是所答非問,連學業成績最好的杜傑也不能回答試題的過半。而李耳卻出人意料,語驚四座,對老師所提全部問題,一個個都作了圓滿的答複。常老師喜出望外,禁不住拍手連聲稱讚:“好!好!好!從現在起我正式宣布,李耳是我的第一聰明弟子!”
三天之後的一個下午,天空湛藍如鏡,雲朵與花比鮮。李耳離開常家坡,沿著青青的陌頭小路,邁著輕快的步子,心情愉悅地往曲仁裏方向走。忽然,一群半大孩子擋住了去路。站在前麵的兩個打手,握著拳頭,氣勢洶洶地逼視著他。這群人的後邊,站著一個頭戴公子帽,身穿絲綢衫,象小青年一般的大少年。此人粗脖頸,青白臉,短眉毛,母狗眼,輕慢無視一切,傲氣衝衝逼人,一副官家少爺的風度。這就是有名的“第一聰明弟子”杜傑。他用敵視的目光,不時地向李耳忽閃一下。一看這陣勢就知道,這是杜傑糾集這群野孩子,來找李耳尋釁打架。兩個打手中的一個粗粗壯壯的黑小子,暴疾著一雙鬥雞小眼,舉著粗壯的拳頭對李耳說:“好你姓李的小子!我看你往哪裏走!”
“你想幹啥?”李耳用黑亮的大眼向他的拳頭忽閃一下,接著,緊緊盯向他那長著鬥雞小眼的黑臉。
“我想幹啥,這還用問?爺爺想叫你品著滋味兒好好嚐嚐我這雜麵大捶!”
“打人違犯王法!”
“王法?哼哼!這苦縣地麵,天高皇帝遠,我說揍你,你就得挨,連陳國國君和周天子也救不了你!”黑小子說著,照著李耳的肩胛就是一拳。
李耳憤怒地瞪大眼睛,大聲喝問:“你憑啥來打我?不明不白,無理打人,捶頭硬實也不算英雄好漢!”
黑小子說:“你小子奪人家的‘第一聰明弟子’,我就得打你,這一捶先叫你嚐嚐味道,爺爺還有更厲害的一招,名叫‘雙拳齊下’,這雜麵捶加好麵捶,挨起來才更有味兒哩。”說著,托平兩條胳膊,把拳頭握緊,一連往後退了五尺多遠,接著,飛身猛撲,迅速地向李耳打去!李耳輕輕一閃,“呼嗵”一聲,黑小子一頭紮到地上,弄了個鼻青眼腫。
黑小子火冒三尺,臉上帶著血,從地上站起,轉身舉拳跟李耳拚命。在這緊急關口,李耳猛然生出一股大勇,他怒目圓睜,雙手攥起黑小子的兩個手脖,象連珠炮一般大聲而急切地說:“傷人自傷,咎由自取!用拳頭服人,人心不服!讓人當狗使喚,可恥可悲!拳打無罪人,狗也不如!一看便知,是杜傑當不上第一聰明弟子,心懷不滿,無處發泄,讓你充當打手!真才實學不能用拳頭來換取,空頭名譽隻能叫人害羞!蠻橫無理,以勢壓人,是狗熊不是英雄,捶頭硬實隻能證明你軟弱無能,你勝利正是你最大的失敗!以強欺弱,以惡壓善,用有罪來打無罪,恥辱,恥辱!天大的恥辱!”一急一怒,他說話又成了大人。這一席激烈的言詞,象一陣冰雹劈頭蓋腦的打下,直砸得旁邊想上手打人而沒上手打的孩子心虛手軟,麵麵相覷;那打人的黑小子也鬆鬆的放下了雙手。
站在旁邊的杜傑黃著臉看著李耳說:“好你李耳,好哇,那好哇!不管你怎麼說,反正咱倆不能算畢!”
黑小子見杜傑出來給他撐勁,想起自己栽的冤枉跟頭,兩眼一瞪,伸把抓住李耳的一隻胳膊,又要去打。杜傑把眼一瞪說:“放開他,不準再打!我說不叫再打,就不要再打,你要再打,我就揍你!快蹲一邊去,讓我來跟他較量,我倒要看看這個李耳有多大本事。”轉臉麵向李耳,“你口口聲聲真才實學,好哇,我要看看你有多大的真才實學!‘第一聰明弟子’原來歸我,你來了以後,憑幾句胡連八扯把我的名稱爭走,這是對我極大的藐視,極大的侮辱!不客氣說,我要跟你比試比試,看看究竟誰是第一?是英雄是狗熊,拿出真本事來,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你可敢跟我見個高低?”
李耳見黑小子鬆鬆的蹲在一邊,本想把事情了結,本想說個“我沒你聰明,我不敢跟你比試”,可是不知怎的,他低頭皺眉想了一下,猛然抬起頭來,以藐視的目光,傲岸地盯著他的兩隻小眼,斬釘截鐵地說:“好!我正想跟你見見高低!在學業上比試一下,這倒很有意思,你說吧,這個高低怎樣見法?”
“背《易經》!比背《易經》!看誰背的多!”
“那好,是背夏朝的《連山易》,是背商朝的《歸藏易》,還是背咱們當朝以‘乾’為首的《周易》?三者任你選擇。”
“背《周易》!就背當朝的《周易》!”
“那好,比贏了咋說?比輸了咋辦?”
“誰輸了,跪在地上,喊對方三八二十四個爺爺,給對方連磕三八二十四個響頭!誰贏了,薅個椿根當驢屌,照輸家臉上連抽三八二十四下,再吐三八二十四口唾沫,然後再往他嘴上踢三八二十四腳!”杜傑盛氣淩人,咬牙瞪眼地怒視著李耳,右手一抬一抬的,象要掂著椿根往他臉上去打似的。
李耳心想:“你說這些都是不能實行的廢話,比學習就比學習,哪能象你說的這樣去做?”他此時因隨年齡的增長,加上已讀了一些書籍,不再象以往那樣,有時出現固執,於是輕蔑地向杜傑冷笑一下,說:“你這條件不大高尚,依我說應當比這還要厲害,有膽量咱請老師來作監證,比試的條件,應叫老師去定,輸了咋辦,贏了咋辦,應有老師來說。”
“中!中!走!走!咱們去找老師!說這樣辦,就得這樣辦,誰當稀屎兔子,誰是狗熊!”杜傑說著,伸出右手,狠狠地抓住李耳的一隻胳膊。
“就這樣做,一言為定!”李耳毫不示弱。
二人相持不下,拉拉扯扯去找老師。一群孩子蜂擁著打了戰表的李、杜,前呼後嚷,霎時走進常老師居住的兼作學館的臥室。
常老師坐在書幾後麵,看著被人群簇擁的李、杜,問明他們的來意,態度由氣憤與驚訝轉為嚴肅和鄭重。他十分認真地說:“你們比背《周易》,我看很好,隻是按杜傑說的辦法處罰輸者,有失高雅;我要按我的想法去辦,對於贏者,我要拿我的束脩,以一盤子銀子作獎,對於輸者,我要叫他在眾人麵前十二分地過得不去!一定給予特別嚴厲的處罰!我說到一定做到,到時怎樣處罰,你們莫問,我說話是否算數,到時你們便知!”聲音雖不是十分高大,但是底氣特別充足,聽起來如同打下重錘。李耳並不知道,這常老師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他平素寬容大度,看來十分放縱,但是,認真起來,異常的嚴厲。常老師決定讓李耳和杜傑三次背《易》,三比兩勝,根據李、杜在學業上的實際情況和聰明度數,他規定他們第一次先背竹簡三九貳拾七片,並用手指點著竹片講讀一遍,又領他們連讀三遍。然後,凜然地抬起頭來,看著他們說:“今晚各回各家,連夜熟讀,明天上午,就在這裏,有我監視,同著全體學生,當場比試背《易》。等三次比背之後,贏則開獎,輸則重罰!現在我同著你倆,和我的全體弟子,再問你們一句,受獎不說,你們哪個若要受到處罰,到時是否後悔?”
“若要受罰,李耳毫無怨言!”
“若要受罰,杜傑決不後悔!”
比賽雙方把話已經說死,人們議論著紛紛離開。
杜傑精神緊張地回到家裏,嘴裏說著“小小李耳,沒有什麼可怕”,但是,無形中,心頭平添了一種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的沉重的壓力。這個花花公子一般的大少年,並非尋常之輩,他雖然家庭富有,但不同於那些靠家資隻知揮霍享受、遊手好閑的真正花花公子。他有雄心,有抱負,聰明過人,在學業上有著相當的造就,隻是因為他的聰明沒有哪個同學敢跟他比,傲視一切,輕慢鬆懈,不能上進,在自己身上儲存下了不少的潛力。他很會應酬,在老師麵前,從不露出傲相,但是他內心特別自信,從不允許任何一個同學有半點超過自己。他常常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誇獎,被稱為“第一聰明弟子”。他聽慣了的是恭維話語。讚揚聲音的環繞,加上爹娘的嬌慣,使他在任何人的麵前從來不能有半點的屈辱卑下,正在“一朵花開富貴,滿園春色歸己”的金子時光之中享受天贈之樂,忽然來個李耳,一下子奪走了他“第一聰明”的稱號,他不能忍,他不能容!要是讓他強行容忍,那真會活活地難受出一場病來。他要壓倒李耳,他要擊退向他進攻過來的李耳,要響當當地把他征服。但是這個李耳也好生了得,來勢不凡,如不認真對付,要是活活的敗在他的手下,拿不到一盤子白銀不說,還要當眾受到重重處罰,一個從來沒有栽過跟頭,從來沒有失過麵子的、風度翩翩、尊容楚楚的少年英傑,如果在眾人麵前被弄得狼狽不堪,威風掃地,那還怎麼有臉見人!他要打敗李耳,戰勝李耳!隻能勝利,不能失敗,萬萬不能粗心!但是他不怕,他有信心,他有足夠的把握,靠他驚人的聰明,如果再來個連夜苦讀,定能壓倒對方無疑。他徹宵達旦苦學,一夜燈火通明。
曲仁裏,李耳家那所樸素的小西屋裏,燈光也明一夜,大概他也沒有休息。
第二天早飯過後,第一次賽背《易經》在常老師的學館開始。屋裏地上坐滿常氏弟子,其間還有不是學生的鄰裏鄉人。常老師靠牆坐在書幾之後,態色肅穆地看著站在他麵前的杜傑和李耳。這裏氣氛緊張,此時,李、杜第一輪賽背《易經》正式開始。
常老師問杜傑、李耳,誰願先背,李耳讓杜傑挑選。杜傑為爭主動,提出每次背《易》都要讓他先背。常老師讓李耳先到旁邊屋子裏等候,接著,莊嚴認真地看著幾上展開的《周易》竹簡,讓杜傑先背。杜傑揚頭挺胸,傲慢地往中間一站,毫無拘束,盡量發揮自己的記憶,大聲地從“乾;元亨利貞”開背。他聲調高,信心大,一段接一段地往下背去。每背幾段,故意間歇一下。存氣之後,再往下背。就這樣,一連背了將近十陣,一連存了好幾回氣。背著背著,他忽然間停止,想不起來下一句該是什麼了。常老師並不催促,而是讓他仔細想想。待了一會兒,他又想了出來。接著還往下背。背了幾段之後。又一次停了下來。常老師再讓他仔細想想,鼓勵他要把潛力用盡。他無論怎麼想,再也想不起來,就決定不再往下去背,當眾宣布終止。常老師數了一下,他所背竹簡共是貳拾陸片,和原規定的貳拾七片還差一片。杜傑心滿意足地往左邊挪動一下,心想:“一般人最多隻能背十七八片,我背貳拾陸片,不管你李耳有多聰明,也無法再超過我。”一抹壓倒一切的得意神色,從嘴角和眉宇之間湧起。接下去,常老師使人叫來李耳,讓他開背。李耳轉動一下黑俊的大眼,心情興奮地往中間一站,態度安然,不卑不亢,神采奕奕,意氣飛揚。他也從刻著“乾;元亨利貞”的第一片竹板背起。吐字真切清楚,聲音悅耳爽朗。既分抑揚頓挫,又長驅奮進,節省時間,幹脆利亮。如行雲遊走,似激水流淌,連發而有節奏,絲毫也不慌張。一音不錯,一字不差,一鼓作氣,背完貳拾玖片竹板!比杜傑多背叁片,比老師規定的貳拾七片還多兩片。到此,自動停下,宣布終止。出奇製勝,不同凡響,一下子博得了所有在座人們的讚賞!常老師驚喜地站起來帶頭喝彩,同學們好一陣熱烈鼓掌。
站在李耳身邊的杜傑,見忽然出現這種異常情況,由不得心中一陣害怕。虛榮,嫉妒,和強烈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和傷害。臉色蠟黃,嘴唇青白,沒有半點血色。他一陣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他感到站在這裏不合適,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樣子十分狼狽。當他發現自己自我當麵出醜時,心中更是慌亂,霎時臉上出滿虛汗,貼身的內衣幾乎全部溻濕。這些,李耳一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常老師宣布第一次賽背《易經》李耳勝利。然後指定下一次賽背任務。從李耳第一次背《易》了尾處,往後數夠叁拾陸片,用手指著,一麵講解,一麵領李、杜二人連讀三遍,然後說:“去吧,我單等看明天上午誰背得多。”說罷,在李耳所背的了尾處,結起一道紅繩。
杜、李賽背,在同學們當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一下子掀起了大大的讀書熱潮。
杜傑回到家裏,越想心裏越難受,惱羞成怒,氣得要死。他下了很大的決心:下次賽背,如不壓倒李耳,誓不為人!他對他的幾個知心好友說:“世有杜傑,不應再有李耳,第二次比賽若不勝李耳,我就頭朝下走!”他把憤怒化成了讀書上的驚人力量。他不睡覺,也不吃飯,對著牆壁,拚命地背,拚命地讀!
李耳回到家中,讀書勁頭更大,通宵不眠夜成晝,孜孜不倦入迷鄉。嬸媽為他的賽背勝利由衷的高興。她可憐兒子辛苦,半夜裏做好香美的飯菜端到他的屋裏。她把飯碗放到他的桌上;兒子竟然半點不知。後半夜,李耳的同鄉同學庚寅和韓四孩,來找李耳上學。韓四孩是常老師的外甥,原來是跟隨舅舅常樅,在他家吃住;後因李耳入學,就和李耳、庚寅一起,天天早去晚回。當庚寅和韓四孩來到李耳的住房的時候,見半仙山人趙五爺也來到這裏。介紹李耳入學的趙五爺,聽說李耳第一次賽背,奇跡般的取勝,感到極大的樂趣。他怕李耳第二次賽背失敗,特意在他上學之前趕來進行事前檢驗。他讓庚寅、韓四孩和他一起看著竹簡,讓李耳試背。李耳把他所準備的第二次賽背的內容,從頭到尾背了一遍。結果是,滾瓜爛熟,一字不差。他共背叁拾玖片,比老師規定的叁拾陸片還多叁片。
夜去日來,早飯過後,李、杜賽背,第二次在常家學館開始。常老師又讓杜傑先背。杜傑緊張,害怕,嚇得鼻尖上直冒冷汗。他十分小心,百倍注意。通過苦讀,在學習上他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他從結一道紅繩的地方開始往底下背。沒想到,這次他一下子背了叁拾肆片。杜傑宣布隻能背到這裏。接下去有李耳開背。李耳背得流利,自然,一字不錯,非常熟練。但是,萬沒想到,當他從結一道紅繩處往下背了叁拾叁片和杜傑相差一片的時候,突然停住了,再也背不下去。庚寅、韓四孩感到很不理解。常老師宣布:第二次賽背,李耳失敗,杜傑勝利。常老師在杜傑背《易》的了尾處用兩道紅繩作結,接著往下數了五九肆拾伍片,一麵講解,一麵領杜傑李耳讀了三遍,讓弟子各回各家,等明天來看杜、李第三次賽背。
杜傑於第二次賽背中獲勝,心情異常振奮,但是心中仍然害怕,因為三比兩勝,一人勝了一次,還不知到底是誰最後勝利。但是他的信心猛增百倍。他下了天大的決心,第三次賽背,一定擊敗李耳!他向他的同學好友們發下宏誓:第三次若不戰勝李耳,不頭朝上活他一天!若要敗在他的腳下,不懸梁自盡,也要投河而死!他不寢不食,以千倍的勁頭,用盡吃奶的力量,日夜苦讀。夜裏困得難忍,他咬破中指,用血在牆上寫了兩個大字:“拚死”!
李耳回到家裏,以超過前兩次的勁頭,苦背苦讀。白天拚搏竟日,夜晚挑盡孤燈。黎明前,趙五爺和庚寅、韓四孩一起,第二次來到李耳住室。他們第二次看著竹簡讓李耳預背。李耳把他第二次要賽背的內容從頭到尾背了一遍。結果是又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差。他共背伍拾陸片,比老師指定要背的肆拾伍片還多拾壹片。趙五爺放心地離去。庚寅、韓四孩問李耳:上一次,你事先背得爛熟,而到賽背的時候為啥偏偏比不上杜傑?李耳不說。庚寅、韓四孩再次追問,他還是不說。庚寅、韓四孩看出其中大有文章,再三追問,並保證:“你說出來,我們給你保密,堅決保密!一定保密!如不保密,願叫你狠狠地打嘴!”李耳無奈,才很不情願地說出。
又一個早飯過後的上午到來,第三次李、杜賽背,也就是最後一次決定勝負的賽背,在常家學館開始。
這次決賽,非同小可,三比兩勝,前邊已經各勝一次,各負一次,這次如果誰勝利了,誰就能取得真正的勝利,如果誰失敗了,誰就要前功盡棄,徹底失敗,不光拿不到老師獎給的一盤子白銀,還要受到無法設想的嚴重處罰。
常家學館,屋外的窗戶上趴滿男女,他們心情緊張地往屋裏看著。屋裏,坐在書幾後麵的常老師,神態慎重地看著一排排坐在木墩子上的弟子,看著在他麵前並肩而立的杜傑和李耳。這裏氛圍肅穆,大家一聲不響,單等常老師宣布賽背開始。
常老師又讓杜傑先背。杜傑從結著雙道紅繩兒的地方往下背。他,麵色蒼白,嘴唇發紫,生怕萬一失敗,拿不到白銀,還要當眾受到嚴厲處罰,臉麵丟盡;更不敢想起他對幾個同學的發誓:如果要失敗,不懸梁自盡,也投河而死。他深知常老師的脾性:尋常對人放任自流,說認真起來,十二分的認真,話既出口,不會返回。他想到害怕會導致失敗,故意使自己大起膽子,沒想到,他這樣一狠勁,心裏竟一下子生起了百倍的勇氣。他靠自己事前準備的充分,一開背就很順利。一順百順,節節順利。他沒想到,他竟一股作氣,一直背到第肆拾陸片的地方,直到他確實無法再往下背,才宣布停止。接著由李耳從雙道紅繩處開背。他背得還象第一次那樣,一字不錯,爽朗熟練,既合抑揚頓挫,又很流利自然。但是不知為什麼,當他背到第肆拾伍片,比杜傑還差一片的時候,忽然“打車”,進行不動,宣布隻能背到這裏。看來他是不願超過杜傑,故意停止。對這一點常老師毫無覺察,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起往這一點上注意。
第三次賽背,杜傑占先。三比兩勝,李耳失敗,杜傑勝利。常老師心情異常激動。他用十分看得起的喜悅目光看著杜傑,舉起大拇指連聲誇讚:“好,好!還是杜傑聰明,我要當場獎你!”說著端出早已準備好的一陶盤銀子,親自用雙手捧到杜傑麵前。杜傑接過那盤白銀,臉上露出十分得意的神色,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
常老師把目光從杜傑轉向李耳,臉色突然變得嚴肅而冷峻,他想,“你李耳也真不爭氣,你第一次背恁好,由於驕傲自大,後兩次接連失敗;人家杜傑,第一次不如你,後兩次接連勝利。我若不真正給你個厲害看看,今後不光不能管教我的弟子,也不能有效地治住你的傲氣!”想到這,就用十分威嚴的目光瞅著李耳說:“李耳,你聽著!這次賽背,是你失敗。勝則重獎,敗則重罰,這是事先說定,為做到有規必遵,有章必守,我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為嚴明學規,懲一警眾,我要重重罰你!”說著,伸手從書幾上拿起一個二寸來寬,二尺來長的桑木戒尺,“把左手伸出來!”李耳無奈,隻得順從地把左手伸出。常老師目光嚴厲,冰冷,臉上仿佛能擰出水,他用左手抓起李耳左手的四個手指頭尖,一橫心,掄起無情的戒尺,啪!啪!啪!啪!狠打起來。李耳臉色蠟黃,皺眉咬牙,蹙著身子忍受。此時庚寅和韓四孩心中不平,感到非常難過,他們站幾站,張幾張嘴,想說什麼沒說出來。常老師一連打了二十整下,才放下戒尺。李耳的左手立時腫得象氣蛤蟆一般,他感到那隻手火辣辣的疼痛,但是他忍著痛苦,一聲不響。他凝著眸,想了一下什麼,用力咬著哆嗦的嘴唇,眼裏微微湧出一層潮濕的淚水,但不知為什麼,他又咬一下嘴唇,強忍著,把那剛剛湧出的淚水收了回去,好象說:“是我情願,我不能說虧。”
常老師越打人,反而火氣越盛,嚴厲的麵色半點也沒退,他怒氣衝衝,把李耳的竹簡“嘩啦”一聲撂出門外,大聲說:“跪外邊去!”李耳無奈,隻好順從地走到門外,樣子十分可憐,可是他並不求饒,一聲不響,站在書簡旁邊,想了一下,自動屈雙膝往地上一跪。
庚寅和韓四孩,看著跪在外邊地上的可憐的李耳,再也忍受不住,“呼”地一下,同時從木墩子上站起。庚寅噙著同情的眼淚說:“老師,他虧!你不應該罰他!他虧!”常老師讓他說出他虧在何處。庚寅說:“李耳不叫俺說。李耳背書,不能算是輸給杜傑。李耳第二次背書,實際上背了叁拾玖片!比杜傑的叁拾肆片多伍片;第三次背書,他實際背了伍拾陸片!比杜傑的肆拾陸片還多拾片。他背的好得很!是趙五爺預先看著叫他背的。他說他看見杜傑第一次背輸的時候難為情的樣子,不忍心再叫他輸。杜傑對人家說,他要是比輸了就不活了;李耳怕他萬一死了,不忍心叫他輸啦。李耳說,他比賽背書是想催杜傑好好學習,想催同學們好好學習,也是催自己好好學習。他說他不想去贏老師的銀子,他說老師苦心巴力地掙幾個錢,他不忍心去贏過來。他說比賽背書對大家有好處,隻要能起到作用就好啦,他情願自己輸,也不叫杜傑輸啦。他不知道你這樣罰他,他不摸你的脾氣,他認為你隻是想催著大家好好上學,嘴裏說罰,實際不罰,說說就算了,誰知道你罰他罰恁厲害吔!我說的都是真的,不信你管問你外甥韓四孩!”韓四孩說:“真的,俺舅,他說的是真的!一點點兒也不假!”此時已在窗外站了一會的趙五爺激動地走了進來。他是從離這二裏的閨女家拐來的,他早已看出了李耳有意讓人的心思,他對他們第三次比背不放心,這次特從閨女家拐來。他把庚寅的話向常老師作了又一次證實,證實李耳受罰確實是虧。
麵對這種震人心扉的情景,常老師心裏實在憋不住勁了,他心中難過,鼻根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他沒想到,他狠狠責罰的竟是這樣的一位高尚的學生!“多好的孩子啊!他的心是多麼的好啊!他是因為為別人著想,為別人好而挨打呀!我罰他罰恁狠,打他打恁狠,真是打虧他了!”他感到十分痛惜,說不出心裏頭是個啥味兒,他哭了,流著淚走到門外,彎腰拉著跪在地上的李耳,用帶著哭腔的聲音大聲說:“好孩子!快起來,你不該受罰,我罰你罰虧了。你雖說輸了,你輸得好!輸得勝利!人格的勝利!你是一位好學生,合格的學生!超格的學生!”
在座的學生都哭了。手裏捧著一陶盤銀子站在地上的杜傑,不知如何是好了,他象傻了一般,兩手一鬆,陶盤“撲塌”一聲掉到地上,摔了好幾瓣子。他說不出心裏頭是個啥滋味兒,“嘟嚕”一下,眼淚也出來了。
啊!李耳,平凡的少年,平凡中很不平凡的少年!常老師的超格生!……
公元前五五六年,晉、齊大戰,十二國助晉,戰爭波及常家坡頭,滿地銀甲皚皚,遍野盔纓如血。直到這時,李耳跟隨常老師上學的生涯才算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