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穿·六周目(1 / 2)

你身在後宮,卻並非妃嬪或公主。

作為良家子被選進宮中的你,暫時居住在太後側殿,等待在外打仗的皇帝歸來。

十分諷刺的是,在你見到太後的時候,你才明白你身在何處。

——太後雖然已經鬢發皆白,但麵目依稀有著過去的影子。

毫無疑問,她就是你上一世的婆婆。

但是,她和現在的皇帝的關係並非母子,而是祖孫。

而你的身份,雖然沒有人明說,卻從周圍收集到的信息來看,是十分曖昧的。

假如皇帝願意,你就是妃嬪,乃至皇後。反之,你就會留在宮中成為女官。

無論從你一貫的堅持,還是從皇帝的身份來決定,你都不可能願意嫁給皇帝……

因為這位皇帝就是你的庶子,你的養子,也是當作繼承人培養出來的大皇子。

打定主意後,你平靜的生活下來,和周圍的人相處溝通,漸漸了解到不少你死後發生的事情。

叛軍攻入皇宮,你同小叔母率領剩下的忠誠人士頑抗至死。

貴妃,即太上皇的表妹,在昭陽宮平日與太上皇觀賞舞曲的高樓上,舞罷一曲墜樓殉節。

太後被俘,叛軍原要用太後勸降太上皇,卻在之後陷入內鬥,太後趁亂從京城逃脫。

太上皇輾轉西去,在長安建立新都,與原京城金陵東西相望。

十年間,太子讀書習武,禮賢下士,十五歲就帶兵打仗,幾乎是戰無不勝。

太子二十歲時,太上皇留下退位詔書出宮,據傳在嵩山出家為僧。

而今,你的養子已經二十五。

你終於見到闊別二十年的養子,那時你隨宮侍在太後宮中聽天下新聞,皇帝忽然回到皇宮,並前來探望太後。

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正是風華正茂、雄姿英發的時候,一進宮殿,就能吸引所有人的視線。

他聲音嘶啞,卻中氣十足,口吻溫和的向太後問好。

陌生又熟悉的感覺令你一直觀察他,從他身上尋找他小時候的痕跡,然後你感到了欣慰。

對身邊的人,他依然是彬彬有禮,帶著抹不去的溫柔。

見過皇帝的當天傍晚,還沒有用飯,就有人傳喚你到禦書房。

你到的時候,皇帝正在批閱奏折,但他沒有讓你等,剛好處理完一本奏折,就同你說話。

皇帝並不是拐彎抹角的人,雖然不至於直來直去,但幾句話下來,你就表明了他的意思。

——假如你並非自願入宮,他會給你其他選擇。

如今你的選擇並不少。

在他的統治下,即便你出宮也可以選擇考試成為教師、官吏,或者務農經商搞科技,又或者在女學中繼續進學。

假如誌不在此,皇帝還可以給你介紹對象……

總而言之他似乎完全繼承你的願望,對女性的自我意識十分在意。

最終,你選擇留下來,但並非成為皇帝的妃嬪,而是作為女官。

在你觀察他的這段時間裏,你發現你丟不下這個長大了的孩子,他十分疲累。

你舍不得這個年輕人獨自嘔心瀝血,你是他的母親,你要陪在他身邊,去幫助他,替他分擔。

你展現你的能力,獲得了皇帝的賞識,最重要的原因是你表現出的態度和眼界,是獨特的,令皇帝感到親切。

他留下你作為他的貼身女官,就像曆來的大太監,或者將來的大秘書。

在跟隨皇帝的期間,你也開始學習兵法,雖然不得心應手,卻也並非毫無天賦。

你隱約感覺得到,總有一天,你需要自己帶兵,哪怕你不是優秀的將領,也不能作為草包什麼都做不了。

皇帝南征北戰,恢複山河,在二十八歲的時候終於重新奪回金陵,回到了你和他曾經居住過的宮殿。

你陪他站在金陵城上,他望著城下風景,側臉透著風霜,卻依舊帶著生機勃勃和年輕氣盛。

——在你的眼裏依舊是年輕的孩子。

這樣的皇帝,如果換做其他任何一個女人,都可能為之心折。

但在你眼裏,他始終是那個曾經在你懷裏哭泣,曾經跟你撒嬌,曾經抱住你不放手的那個小孩子。

你靜靜的看著他,心想,天下即將安定,他一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而你也會一直在他身邊,一同努力創造不一樣的,明亮的,充滿希望的新的朝代。

你如此有信心,隻因為你沒見過這樣受人愛戴的男人,這樣的皇帝。

每當他身在戰場,他總是帶著禁衛,同他的將士一起廝殺,所有人都是追隨他的龍旗,奮勇而戰。

就算與文官們接見,即便是某些心高氣傲、咄咄逼人的文官,也會不由自主為他低頭,真正的信賴、敬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