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兩歲不到的孫子直接跳過皇太子積累經驗的步驟,成為了皇帝。
他的母親,你的兒媳皇後成為年輕的太後,開始垂簾聽政。
攝政大臣是左右二相和兩位將軍,有意思的是,分別是一男一女。
由於你一直是先帝的隨身大管家,大多人都還是敬重你,並且讓你依舊在你孫子身邊聽政。
雖然你努力打起精神,但養子去世後你病了很長一段時間,等你從病榻上起來回到朝堂時,驚愕的發現朝臣多了不少生麵孔。
與此相對的,是一些熟麵孔消失了。
消失的都是女臣,雖然在總人數裏不多,但這幾個女臣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否則也不可能層層考核站到最高政治中心。
你不禁打聽發生了什麼事。
事實上,不過是再小不過的事情,這幾個女臣下野回家了,原因則是回家待嫁。
她們要成親也是喜事,你建議太後給她們發放獎金,感謝這些年她們為這天下做出的奉獻。
然而,很快你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你撞見前來辭官的女臣,你出於關心問了她原因,好奇她為何不成親後也為朝廷效力。
她麵露尷尬和羞愧,似乎不願意回答。
最後她回答你,因為天下太平,四海安定,已經不需要女子入朝為官,女子還是要回歸本分生兒育女侍奉公婆,為男子做後盾,叫男子心無顧慮。
“家父家母都說,女子何須在外辛勞,在家中相夫教子方為正道。”她雖然這麼說,但表情還是帶著猶豫與茫然的,恐怕她自己都想不明白。
你忍不住語氣有些嚴厲,斥責她如何對得起當初皇帝的提拔。
她更加羞愧,卻無言以對,最終說對不起陛下,告辭而退。
你意識到這是不正常的現象,收集宮內外的信息,才發現,在你病倒的期間,一股宣揚女子回歸家中的風潮忽然刮起。
——都說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之所以可以入朝為官是因為妖魔肆虐,先帝陛下無奈之舉,讓女子暫時替代。天下太平,則要回歸陰陽調和的平衡,否則陰陽失衡,又將天下大亂。
簡直荒謬。
但是無法反駁的是,這個社會還是支持這種論調的人多。
哪怕嚐試過實現自我新的價值的女官,在麵對家人、同僚、百姓的輿論攻勢下,能堅持的人不多。
首先,孝道、女德仍然在束縛著這些可憐的女人。
盡管她們工作效率不比男人差,甚至因為感恩戴德,比許多男人更加優秀,可是,她們仍然是可憐的女人。
一頂不孝、自私、野心的帽子壓下去,許多人都會被蒙騙,被壓倒。
你與太後談起這些事,太後隻是說了一句話,令你恍然大悟。
——“你可知為何人人向往科舉?”
科舉是出人頭地的道路,人人都想闖一闖,但是資源有限,一個蘿卜一個坑。
亂世時,用人的地方比人多,還沒有矛盾。世間太平了,人多了,資源有限,這時候,就有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