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想,你需要另一位編輯(1 / 3)

在nba裏麵,時常可以聽聞某大牌球星因為和教練不合,逼走教練的消息。

因為他們是隊伍的老大、是老板的搖錢樹、是該座城市球迷的主心骨,自然有這麼做的底氣。

而教練?

拜托,那對他們而言隻是位打工仔,既然隻是打工的,惹得少爺不開心就可以卷鋪蓋走路了。

以往的布萊恩做過、詹姆士如此,這也是布朗堅持建立無球星團隊的原因。

漫畫界雖然不是沒有這種情形,但那隻是少數。

這隻會發生在有名氣的作家,或是數據封神的作者身上,隻有他們才能對編輯的建議可以選擇不聽,按照自己的方式一路走到底。

當《灌籃高手》的成績正火熱,為《jump》賺進大把大把鈔票時,作者井上卻說有意完結。

這超出劇本的脫稿演出讓編輯部傻了,連哄帶騙要求井上繼續將故事延續下去,全都成了無用功。

他表示因為想畫的故事都畫出來了,故事就應該告一段落。畫漫畫是一件開心的事,作者不應該被逼著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那隻是一場折磨。

《灌籃高手》就這樣完結,在球迷們心中留下無限的惆悵,作者本人則是將畫技融入水墨畫法等不同技巧,離開《jump》後依然筆耕不輟。

但是,這是井上等級的大神才能做到的事,如果發生在一位連簽約漫畫家都稱不上的小夥子,那隻能說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畢竟一位漫畫家在菜鳥時期能不能成功,和責編有相當大的關係。

舉凡技術的磨練、缺點的改進、助手的安排、連載期程的討論,全都離不開編輯,在成為並肩作戰的夥伴關係之前,作者與編輯倒像是受到保母照顧的嬰兒。

「不願意?能夠告訴我理由嗎?」

麵對自己婉轉的推辭說法被拒絕,雄二郎並不十分在意。

相反地,或許是受到旗下熱血漫畫作品的影響吧,他總認為一位合格的作者,不能一味順從於編輯的意見。

就像一位王牌投手,絕對不會輕易地讓出投手丘,哪怕你是教練上來也是一樣。

《jump》每年接受來自海內外投稿的新人數不勝數,但真正有才華能坐下來和編輯討論的並不多,至於可以和編輯意見相左的,就更少了。

說是鳳毛麟角也不為過。

一邊是看過許多作品、滿腔熱血的年輕小夥子,一邊是栽培許多業界名宿的園丁,對於漫畫的見解自然是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因為這就像是我把我的女朋友送給別人,然後他說:『嘿!我們一起來吧!』,然後我還得麵帶微笑、心情愉悅地跑上去一樣,我會感覺頭上長了草。」

死死地拽緊原稿,把頭搖得像是博浪鼓一樣的少年說什麼也不願意和別人搭檔。

「你……你這例子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本來想裝一下優雅,端起咖啡杯啜飲的雄二郎,被少年以不符合年齡、甚至遊走於法律邊緣的回答給弄得不知道怎麼接話,讓現場氣氛冷了下來。

最後,還是由少年打破這股沉默,「服部先生,如果說我的作品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的話,還請不吝告訴我,為了能夠成為連載漫畫家,我一定會改的!」

頓了頓,他才覺得自己似乎遺忘了什麼,趕緊再補上:「即使是要將畫風重新改過,我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