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劉時敏(2 / 2)

“二哥兒,如今老爺得陛下實授千戶之職,老奴覺得該給二哥兒找兩個婢子使喚。像這梳頭的差事,二哥兒是想老奴呢還是想用嬌俏婢子?”

這還用選擇?待束好頭發,朱二哥照了照銅鏡,笑說:“也該找幾個,這樣你也能當個管家。最好給父親找個繼室,家中隻有我這1個兒子,若有個弟弟妹妹,就不孤單了。”

“二哥兒孝順,老爺如今有了5品官身,內宅無人坐鎮也不好與同僚打理關係。”

朱二哥聽了隻是笑笑,朱以溯以前是受宗人府鉗製,別說娶繼室,就連納妾的權力都被剝奪。如今就是自己反對,也是無用,還不如提早跟趙期說了,表明自己的態度。

自己現在是嫡長子,將來就算繼室生下兒子,有嫡子身份有什麼用?如果連小十來歲的弟弟都壓不住,他這個穿越眾未免太失敗。

1身白袍外罩月白色無袖對襟絲衣,頭發束在腦後以青色絲帶紮著,手裏抓著1柄折扇就是朱二哥此時的打扮。

衛所千戶上馬帶軍,下馬治民管著大約1個鄉鎮的地盤,能有正5品全賴帶兵之職。1身青色官服,玉帶武職熊補子,腳踏精美官靴,頭戴烏紗帽就是朱以溯此時的扮相。

多虧劉家老爺子想的周到,將家裏的廚子帶來,才讓朱以溯能擺出1桌能看得過去的菜肴。

桌上除了劉時敏、朱以溯和劉老爺子外,還有聞訊趕來的代州知州,就連雁門所的千戶也急匆匆趕來了,本地鄉紳也有出麵,隻是上不了台麵送上1份賀禮後9回去了。

代王晚1步得知天子詔書,他也不好坐視不理。也派人送來了1份厚禮,足足1千兩銀子。順帶還送了兩輛牛車,牛是官府管製的東西,每頭牛都會登記造冊,別說隨意宰殺,就連春耕的時候,都規定了耕3天,必須休耕1天養牛。

飯桌上朱二哥9帶了1雙耳朵過來,除非有人問他問題,否則他眼觀鼻,鼻觀口一直沉默。就連可口的飯菜都沒有動1筷子,認真揣摩這些官場老油條的談話藝術。

桌上幾個人都是第1次相見,卻都聊得極為盡興。話題接連不斷,仿佛相知故交似的。

劉時敏這個3多歲的太監不像其他太監那麼陰柔,麵相、氣度都像1個武人。而言談又謙遜,像1個滿腹詩才的文人。

大明朝當太監的總共就那麼幾種人,一種是父母養活不了,一刀割了賣到宮裏的,這種占大多數,不情不願長大後心裏自然就有問題。自小和一大幫小宦官接受翰林院的進士們調教,往往都會成為大明24監裏的中流砥柱。

第2種是長大後在社會上混不下去,自己割一刀進宮幹苦力工作的,比如魏忠賢同學。賭博賭輸了,輸了妻女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一刀將自己切了。

曆史證明,魏忠賢同學的決定是英明的,他對大明朝還是有點作用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他把持朝政的時候,死死打壓東林黨,朝廷再窮還是有錢發軍餉的。

就連崇禎皇帝臨死前,都在感歎有魏忠賢同學在,他也不會淪落到這1步。感覺有點曹操兵敗赤壁,感歎郭嘉的味道?

第3種太監比較命苦,是由罪犯充任的。有名的是3寶太監鄭和,原來叫馬3寶。明初發生回亂,平定後按規矩處理,成丁的斬殺,未成丁割了入宮。

和以上3種不同,劉時敏出身高,卻自己把自己切了,心裏自然沒什麼問題。不喜歡別人稱呼他公公,喜歡以常人的態度和人打交道。

宮裏宦官極多,能混出頭稱之為太監的也就那麼一小撮人。沒有兒子是他們最大的遺憾,所以太監們都會死收養一些順眼的小宦官為自己門人,實際上寄托繼承人的感情。

這劉時敏是陳矩門人,朝野名聲不錯,此番又是天使。進士出身的代州知州毫無壓力奉承劉時敏,而雁門所的千戶更沒有文人所謂的節操,加上劉時敏本就是衛所子弟出身,更是拍起馬屁來1個接著1個。

朱二哥聽了半天也將這劉時敏的過去大概聽明白了,在後世他連陳矩都沒聽說過,更別說陳矩的門人劉時敏了。聽的最多的就是曹化淳,雨化田、劉瑾、魏忠賢等等威震1時的大人物,馬上該魏忠賢粉末登場,估計這個有好名聲的劉時敏,會倒大黴。

劉時敏好奇打量了幾眼朱二哥,在朱二哥手掌上看到了水泡,心中了然。決定回去給萬曆皇帝說說,說不好還能讓皇帝高興高興。

現在皇帝缺的就是可靠的好消息,好消息才能讓皇帝開懷,然後才能好好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