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壇酒進了兩人肚子,朱弘昭從衣袖取出範曉齋的血書遞給魏頎道:“本侯來意,魏將軍心中明了。請將軍先看範將軍遺留血書,有範將軍這份血書,本侯必待將軍如心腹。”
兩人都醉了,朱弘昭1手撐著小桌,腦袋昏沉沉,目光直勾勾:“範將軍之死,乃是孤之遺憾。魏將軍莫再執意,不日家父所練大同鐵騎將會增援山東,聞香教不長久了。將軍1身才華正當報效朝廷,莫隨著徐鴻儒糟踐了。”
魏頎看完範曉齋血書,又看著朱弘昭赤誠目光,眼角濕潤1歎:“範兄是被他自己逼死的,侯爺安心,某非不識時務之人。隻是魏某有3點不情之請,若侯爺應肯,魏某麾下這萬餘弟兄9降了。”
“請將軍明言。”
魏頎起身,指著身後賊軍營寨大聲道:“第1點,我魏部弟兄投降侯爺,罪責深重者魏某自會處決,餘者皆是生計所迫,大勢所趨不得不從逆。還請侯爺大量開懷,饒恕這些弟兄罪責。”
“準,罪責不重者,降後本侯一概不究,並放還家眷。”
聞聲,魏頎那1百騎相互看看,紛紛下馬拜服在地。見寨外舉動,寨內旌旗落下,一些士卒頹然摘掉裹頭紅巾,帶著慶幸癱軟在地,不需要再拚命了。
同時寨中刀兵4起,一些鐵杆造反的大聲責斥,被魏頎副將,早有準備的範曉齋堂侄範彥明帶人鎮壓。
“第2點,魏部兄弟投降侯爺後,願從軍吃飯的,望侯爺憐憫,莫讓弟兄們與教中弟兄廝殺。否則弟兄們陣前反戈,魏某也製止不住。”
“準,願意從軍的本侯調他們去大同鎮,分發土地。也可留在身邊聽調,不會做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事。”
見兩個要求都被接受,魏頎微微遲疑,不是他不相信朱弘昭,而是覺得有些難以置信。驅使降軍打前陣,是官軍的傳統。沒想到這1點都被朱弘昭準許,故而想做補救的第3條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他想要的條件9兩個,見朱弘昭似笑非笑的神情,魏頎臉上發燙抱拳道:“我等並非投降官軍,而是仰慕侯爺公允,向侯爺降的。我等願為侯爺治下軍戶,也不願回到舊地,受官吏士紳欺淩。否則弟兄們都是見過血的,受到欺壓極可能再次作亂,亂了朝廷法度,壞了侯爺名譽。”
“準!”
朱弘昭拍腿起身,哈哈大笑:“哈哈!魏將軍好胸懷,3個條件都為部眾考慮,是個難得的良心人。孤都準了,再許將軍1個條件,記住,必須是為將軍本人的條件。否則本侯答應,將軍部眾也會為將軍不服。”
魏頎1把摘了紅纓鳳翅盔,扯去紅巾護額單膝跪地:“罪將魏頎拜見侯爺,別無所求。侯爺治軍公明,功名利祿,末將自能取之。”
“將軍氣概雄壯,孤甚喜之。許將軍遴選部眾兩千,自成1部。”
1把扶起魏頎,手把手,朱弘昭道:“本侯向天子請封,魏將軍之才足以做1路參將。將軍所部所缺軍械戰甲,數日內補齊。但本侯隻有1個要求,希望魏將軍善待士卒。軍餉自有本侯來籌,隻求魏將軍治好軍中將佐,不許貪墨士卒1文錢。”
軍營中被殺5多人,都是屢曆不幹淨之人,有的是聞香教起事前的傳頭,有的是後來加入的悍匪巨寇。
同時魏頎所部抄掠的餉銀也進了朱弘昭口袋,也93萬兩差1點。這筆銀子轉1圈又撒了回去。要退伍的魏部士卒每人給銀3兩,挑選出來繼續當兵的,給銀5兩。這筆銀子還不夠,由此也能看出魏頎不是個4處搜刮的人。
掩埋好死屍,朱弘昭與魏頎並馬,帶著1萬多人向小安山軍營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