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有人點火(2 / 2)

兩名小宦官搬來圓凳放在曹少欽背後,曹少欽起身落座道:“不敢有瞞萬歲爺,太仆寺京東開荒計劃實際上早已空了。”

“空了?怎麼空的?”

曹少欽舔舔嘴角,緩聲講述,讓朱弘昭徹底無語。

天啟咬牙砸錢,勉力維持的京東開荒計劃號稱艱難十倍,獲利也是十倍,足以說明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能開墾大麵積的荒地,能安置前後大約2百萬的遼民、災民,能讓這些人有事情做,能養活自己。也能增加北直隸周邊的產糧,降低對漕糧的需求,進而大幅度降低漕糧轉運的虛耗。

而這些災民拿著官府提供的耕具、糧種開始屯耕,去年的荒地變成熟地,還沒到年尾,這些熟地就被上下瓜分幹淨。

災民隻能再去開墾新的荒地,繼續欠官府的糧種,天啟撥下來的錢糧專項款子,顯然是1條吸血蟲們所鍾愛的血脈。災民開墾的土地,更是可以肆意侵吞的傳家寶。

這9導致災民們一直開墾,可始終沒個落腳地,都心寒了。

關鍵在於北直隸周邊先後進行數次大清洗,朝廷掌握大量的公田,已經沒有人敢去,本質上來說已經沒人能去侵吞災民拿汗水灌溉的耕地。

於是乎,太仆寺對這件事情不上心了。加上建奴平定,關外開墾計劃急需大量人口、勞力,遼民們紛紛逃避欠下的爛賬,周圍其他地方的災民也都向遼地跑。

京東開荒計劃沒了動力,沒了人口,都成了廢紙。

而天啟砸下去的錢,和這些錢辦成的事情,很多都是進行到1半兒給荒廢了,全都打了水漂。

可能,天啟到死都還不知,自己一直期望的北方產糧自給自足的計劃隻是1個美麗的泡沫,是個夢……

毫無疑問,京東開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搞這個計劃的時候,魏忠賢尾巴還是夾著的,所謂的閹黨,也就是帝黨還不成氣候。

將京東開荒計劃吃成窟窿,是在葉向高當首輔,東林人獨霸朝堂的階段裏進行的。

誰掌權,這些被侵吞的地,大部分也9到了誰的口袋裏。

朱弘昭想來,攪進這件事情的人非常之多,朝中的大清洗已經嚇壞了很多很多的人。現在的禦史台,裏麵的禦史再瘋狂,也不敢挑這件事說事。

就連廠衛,也都閉嘴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安穩,從地震、戰事、大清洗、帝位交替的餘波中,安穩下來。

“下去,好好查。”

“這些蛀蟲騙了皇兄1輩子,欺負了皇兄1輩子,不能輕易繞過。罪證俱全後,交付禦史台、3法司。”

“這事,宮裏隻管查證,旁的不管。怎麼處置,交給禦史台,朕也好看看他們的成色。”

曹少欽頓首告退,走遠了眉頭輕皺,廠衛的職權,還是輕了些……

5龍亭,朱弘昭眯著眼,有人顯然不願意讓他安份下來,要刺激他高舉屠刀。可人總不能全殺光,現在真的不是動刀子的時候,是誰在刺激自己的神經?

自己的脾氣裏裏外外是知道的,自己每日看京聞日報也是眾所周知的,是誰授意這件事情的?

曹少欽?閻應元背後的方從哲?還是其他要頂替葉向高的重臣?又或者是江南人?

就連各地藩王的身影,比如福王、桂王的可能性也出現在朱弘昭的腦海裏。

在宗室看來,天啟把皇位傳給自己,是天下宗室的勝利。

可在嘉靖皇帝這一係的子孫看來,分明是自己搶了他們那1係的皇位!

文淵閣改成的臨時丞相府裏,葉向高從1早上忙到現在總算是議完事,在2樓東閣午間休息的時候飲茶,吃點心,拿起京聞日報查看。

腦海裏,則惦記著丞相府的建設工作……

雖然皇帝被逼得下罪己詔貓在宮裏,可丞相府裏議事時哪位喝了幾杯茶,皇帝都是知道的。又通過京聞日報監控民生,這京聞日報的消息自然要時時刻刻掌握。

免得哪件事刺激到這位脾氣剛烈的皇帝,被喊過去問話又1問3不知,這可是大麻煩。

或者一起吃飯談談京中趣聞,應答不上,顯然也會丟分不少。

而最近為了博眼球的入京舉人,連命都敢拚,什麼稿件都敢給京聞報社投,不得不謹慎從事。

當看到筆名莞生狂投的稿件後,葉向高倒吸1口涼氣,這是要對東林人趕盡殺絕!

他發愣時,史繼偕、崔景榮一起疾步過來,手裏都握著報紙,3個老頭兒相顧無言。

顯然,有人把事情鬧大了!偏偏,京聞報社還通過了這篇稿件!

京東開荒計劃,真的進行不下去了,丞相府隻想淡化此事,沒想到真有人敢這麼做,不怕點火煽風時自家遭到池魚之災?

京中的幾次大清洗,莫名其妙倒下去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