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泉的泉水為什麼能治療多種疾病呢?這主要取決於礦泉水中的化學成分和水的物理性質等因素。例如,藥泉水溫度很低,這從醫學上講,冷水作用於皮膚,可以提高神經的興奮性,使皮膚、血管收縮,脈搏充實,動脈壓輕度升高,從而改善血液循環的生理功能。同時低溫可使大量的二氧化碳保存在水中,使用低溫碳酸水洗浴,可治療心髒血管係統和神經係統疾病。藥泉中含有的無機鹽很高,用來浸浴和泥敷人的身體,對神經麻痹、肌肉癱瘓都是一種很有效的物理治療。此外,藥泉含有許多化學元素,如鈉、鉀、鈣、鎂、亞鐵、二氧化碳、微量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等。因此,泉水本身就是一種天然的無機藥物。如含二氧化碳和碳酸根高的礦泉水,是一副酸堿緩衝劑,可以改善胃腸功能、調節胃酸,使人體內酸堿得到平衡。人們飲用礦泉水後引起打嗝的現象,就是二氧化碳的作用結果。藥泉水中所含的鐳和氡等放射性元素,則是治療腫瘤的理想藥物。所以有“南泉睡覺,北泉利尿,二龍眼瞎胡鬧,翻花泉最有效”,“早飲北泉,晚飲南泉”,“高血壓泡頭,低血壓泡腳”的順口溜。
飲水思源,神奇的藥泉水是從哪裏來的呢?原來,岩石中所含的鐳和氡等放射性元素,在幾萬年至幾十萬年的地球化學作用下,滲人到地下水中,形成含礦地下水,稱為原生礦泉水。後來在五大連池火山爆發和地殼運動的影響下,原生礦泉水以上的岩石破碎了,破碎帶直達地麵,構成含礦地下水上升的通道,地下水在強大壓力的作用下,逐漸上升,並在上升的途中又滲入了一般地下水,形成次生礦泉水。次生礦泉水再經上升,甚至露出地表,便成為今天大家可以享用的礦泉了。藥泉山次生礦水開采量每天可達100餘立方米。
如今,藥泉得到了更廣闊的開發和利用,礦泉水遠銷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治病、觀光。
美麗的熔岩造形
火山張開火口發出吼聲的一刹那,地動山搖,噴出的氣體、熔岩直衝九霄,接著又散落下來,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火山彈、火山渣、火山礫、火山灰等罕見的火山物質。當火山噴發到最後,地內壓力不足時,熔漿則會從火山口溢流出來,形成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熔岩流。在五大連池,熔岩流的形態千奇百怪,似猿、似熊、似水流瀑布等,構成了火山風光中的獨特景觀。它們形態奇特,景自天成;組合巧妙,奇異多彩,惟妙惟肖,觀後令人神往。
石海,位於老黑山的東側,有一片熔岩造成的“汪洋大海”,稱為石海。它是由熔岩塌陷,岩流跌落而形成的。石海氣勢磅礴,分布廣闊,遠望如一片汪洋,近看石濤洶湧。置身其中,如入波尖浪穀,四周波濤澎湃,巨浪滔天,再配以溶岩潛流的淙淙水聲,宛如大海波濤。觀浪聞聲,真是神奇至極。在石海觀日出,更是一大奇觀。夏日的清晨,一輪紅日從石海中冉冉升起,不一會兒又拖帶著“海水”跳躍而上,那景象真是別具一番情趣。
石龍,在石海的附近,有一條綿延百裏的“石龍”。這裏是最吸引遊人的地方。每當遊人走上石龍背,仿佛是走進了“動物園”。遺憾的是看不見它們往來走動,也看不到飼養員前來照料。這裏最大的動物要數爬蟲類。你看那巨型大蟒橫躺豎臥,姿態萬千;形象逼真的大象,把長長的鼻子伸向池中吸水;那凶猛的怪獸正昂首長嘯,虎視眈眈地準備向遊人猛撲過來;偶爾還可以看見幾條爬蟲正在那裏互相纏裹在一起,有的蜷身酣睡,有的在舒展腰肢。諸如,昂頭遠望的石熊、舉蹄欲奔的石馬、倦臥西陽的石牛、蹲坐石上的石猿、蠹蠹欲動的大海龜、百無聊賴的石虎、還有那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啃西瓜,更是栩栩如生。
仙女宮和水簾洞。在老黑山北麵,有兩座宏大綺麗的“地下宮殿”,“殿”內樹蔭遮蔽,流水潺潺,別有一番仙境,因而有“仙女宮”和“水簾洞”之美稱。
一聽說仙女宮、水簾洞兩個景點的名字,就不禁令人神往,使人聯想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仙女,聯想到孫悟空孫大聖的老家。不過,這裏的仙女們所住的宮殿是熔岩暗道,像這類的洞穴在這裏還有不少,隻是數仙女宮的麵積最大。其主洞長25米左右,寬數米,高約3米。洞頂有一天窗,是洞頂塌陷而成。順緩坡前進,洞內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洞頂及兩壁熔岩呈紫褐色與黑灰色。有的地方若有燈光照耀,則反射出彩釉一樣的顏色。洞頂布滿了熔岩鍾乳,好像馬上就要滴下來似的。洞壁上還有類似浮雕、石刻的熔岩滴所形成的美麗的紋飾,倘若仔細欣賞一下,就可以發現似人似物、似龍似鳳、似田園風光的生動畫麵。該洞洞底微微有點兒向內傾斜,有時可見繩狀熔岩平鋪洞底,婉蜓曲折徐徐向前伸展。
水簾洞也是熔岩暗道,長約300米,寬數米。洞內分成幾個岔道,景色和仙女宮大同小異。與其不同的是隧道底部全都淹沒在水下,遊人難以下腳,這裏的水都是從洞頂滲落下來的雨水和冰雪融化時的水,一滴一滴的滴落下來,聚集在低窪的洞底,常年不涸,別有一番特色。當遊人飽覽了枯焦的熔岩勝景之後,出乎意料地看到如此清澈、潔淨的水,自然感到格外高興。大概水簾洞一名就是這樣得來的吧。
熔岩河與熔岩瀑布。石龍背上的熔岩“河流”縱橫交錯,四處流淌。常言道:“河有頭,江有源”,那麼,這個熔岩河的源頭在哪裏呢?老黑山和火燒山這兩座新火山的火山口便是它們的源泉。
想當年火山怒吼之際,在這靜靜的河麵上流淌著滔滔不絕的火紅的熔岩流,偶爾也似乎略顯得溫文爾雅,緩緩流向遠方。本區最為壯觀的兩條熔岩河,一條位於老黑山以東,另一條位於火燒山以北。
位於老黑山以東3千米的熔岩河。當時熔岩流從老黑山噴出,以排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向東奔流,在途中遇到了地形較高的丘坡,也隻好繞道而行。猶如萬裏長江第一灣的石鼓河曲,接著又急流而下,一鼓作氣直搗白河河床,於是出現了五大連池。另一條位於火燒山以北的熔岩大河,從“大河”的一段形態可以清楚地看出,熔岩流從火燒山溢出後,先向北流,因受地形影響,又向東扭轉,使主“河道”呈反“8”形迂回,接著又呈扇狀展開,流向東北。這是一幅多麼宏偉瑰麗的場麵。你看,河麵的中部似乎十分平靜,然而,它的邊緣仍在流淌,與流向平行的縱波仿佛還在向岸邊湧來。整條熔岩河恰似一匹不馴的野馬,狂奔向前。
有河就有瀑布,五大連池的熔岩河也不例外。來到老黑山遊覽的人可以從水簾洞向北順坡而下,約1千米處,在一個低凹的地方,有一條順流而下的熔岩瀑布注人坑中,大有“萬點青山擁水來”的意境。此瀑布落差4米,寬有4米,是五大連池火山群瀑布中最大的一個。另外,在老黑山以東1.5千米處的叢林中,還有一條熔岩流一分為二,各朝兩側陡坎下墜,形成相距很近的兩條熔岩瀑布,其中一條寬達15米,石瀑上麵岩流紋理清晰可見,一株蒼勁的古樹傲然挺立於懸崖之畔,構成了一幅獨特的畫麵。
以上這些千奇百怪的熔岩集錦,都是200多年前五大連池地區火山噴發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