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節 理學的曆史沿革(1 / 1)

理學,又稱道學。它產生於北宋,盛行於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中期以後逐漸衰落,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的學派;狹義的理學專指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以理為最高範疇的學說,即程朱理學。

理學流派紛紜複雜,北宋中期有周敦頤的濂學、邵雍的象數學、張載的關學、二程的洛學、司馬光的朔學,南宋時有朱熹的閩學、陸九淵兄弟的江西之學,明中期有王守仁的陽明學等等。盡管這些學派具有不同的理論體係和特點,但按其基本觀點和影響來分,主要有兩大派別:二程、朱熹為代表的朱熹程朱理學;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陸王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