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身體吃蕎麥麵條
蕎麥麵是一種灰黑的麵粉,但是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價值卻很高。蕎麥麵有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方法,不過人們最為習慣的還是用它做麵條。蕎麥的蛋白質比大米和麵粉都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兒童,更適合吃一些蕎麥麵,其中的賴氨酸和精氨酸會讓父母們都驚訝於孩子的長高速度和聰明程度,但是父母們給孩子們做蕎麥麵條的時候,也需要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蕎麥麵條最適合的搭配就是用肉末和黃瓜一起涼拌,蕎麥麵性涼,容易傷胃,所以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泡得時間長一些,直到泡軟,口感更好,也更容易消化。黃瓜可以讓蕎麥麵更清爽不容易膩,而肉末最好采用羊肉末,羊肉溫暖養胃,和蕎麥是很好的搭配。
最適合食用蕎麥的就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偶爾吃一吃蕎麥麵條,老年人可以用來減血脂、降血壓。小孩子在成長期間更是少不了蕎麥,蕎麥麵條雖然好吃,但是並不適合早餐和晚餐,容易讓胃部受損,或者不容易消化,每次不應食用過多。
糯米最適合做醪糟
糯米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用來做湯圓,但是最健康也最神奇的做法還是把它做成醪糟酒釀。糯米可以幫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夠緩解疲勞和頭昏眼花的症狀,糯米的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釀以後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來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製。
我們可以用糯米、薏米、蓮子粗粉、山藥粗粉、芡實米、茯苓粗粉、酒釀曲適量混合在一起,將拌勻的原料放入搪瓷盆中,加水適量,在籠屜中蒸1小時,拿出放冷,拌入酒釀曲,把盆放在約25℃的環境中,約36至48小時,原料即發酵成為酒釀。如果愛吃甜的可以加一些冰糖,醪糟酒釀可以在中午和晚上服用,不但幫助消化,而且鎮靜安神,也會讓胃覺得很舒服。
此外,薏米健脾利濕,蓮子和山藥補脾益腎,茯苓補氣,各種原料相配,補虛強身。做成的醪糟酒釀實在是最營養健康的搭配。
老人也應該謹遵以下飲食法則,才能有益養生。
1、飲良宜淡
吃淡食可延長血管的“青春期”,推遲其硬化。從生理角度講,每餐吃1克食鹽就夠了,每天三餐吃鹽量應限製在6克以下。無數事實證明少吃食鹽能長壽。
2、飲食宜少
節製進食量,每餐隻吃七分飽,是一個很有效的延年措施,每餐少吃一口,正是為了保持自身的“進出口平衡”。
已越容易造成細胞老有關專家認為,吃得越多,就需要越多的能量去消化,並化,使人老得快,同時因為堆積過多脂肪而影響健康。我國曆來有“冬補”和節日“大吃大喝”的習慣,這對身體極為不利,更談不上益壽。國內外的調查資料表明,凡是活到9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77%以上都有著長期節食的良好飲食習慣。需要指出的是,少食的原則主要是減少主食的攝入,至於蔬菜和水果,不僅不能少吃,還應多吃一點,以滿足人體對養分及水分的需求。
3、飲食宜生
研究表明,生食即保留了大量的維生素,還有未補被高溫破壞的幹擾誘生素,這是一種有效的抗癌物質。當然,生食也要講究科學和衛生,就其品種而言,限於無農藥汙染的蔬菜瓜果,至於綠葉蔬菜,洗淨後再放入溫熱的開水中浸泡2小時為好。研究表明,長期堅持每天早晨空腹服1小碗生菜汁,可清除體內汙染,起到大掃描的作用。
4、飲食宜雜
人體對養分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單靠某一類或某幾種食物來提供人體全部的營養是香不通的,即使是人體內含量不到體重的1/1000的微量元素,也明顯地影響著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利用這些元素多方麵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的作用,調節體內免疫功能和激素效應,是飲食養生的一大妙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對飲食越來越要求高、精。細,而忽視了對“粗”食的攝入,這不能不說是飲食中的一個誤區。粗食裏麵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食物纖維素,它們被營養學家譽為神奇的營養素,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因醇、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防膽結石、健美減肥等生理功能,它們大量存在於五穀雜糧,麥麩,豆類,澱粉,瓜果,蔬菜的葉、莖、根以及薯類之中。日常膳食應粗細搭配、葷素結合,品種應多樣化,越雜越好,並注意科學調節,這樣才能避免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