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有愛就有財富(1)(2 / 3)

采訪中,陳曉軍同誌很動情地對我們說:“都說戰爭年代容易出英雄,和平年代不容易出英雄,特別是在企業單位裏,怎麼出英雄?英雄的標準是什麼?以我看,夏連生同誌就是一位英雄!”

盡管因為時間關係我們未能見到這位英雄,但從夏連生同誌身上,我們看到了京唐港人愛港如家的精神,看到了京唐港人敬業的思想境界,同時也看到了京唐港“人性化管理”的巨大力量。請注意夏連生對陳曉軍說的那段話:“……組織上對我這麼好,同事們對我都這麼好……”京唐港的人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都在用感情感染著感情。

京唐港人,愛港愛在骨子裏!

寫京唐港這些年來所湧現出來的模範人物和先進工作者,我們還真的有些為難了。那麼多的先進、勞模和英雄,寫誰不寫誰?僅已經走入我們視線記錄於我們的采訪本的,就有這麼一個十分壯觀的“隊伍”了--

儲運公司庫管員陳貴民,裝卸公司調度室主任王大勇,拖輪公司黨支部委員、航標主管李光,技術管理部副部長王榮山,總經理助理兼裝卸公司總經理王瑞傑,總公司副總經理李建振,總調度室主任趙克非,拖輪公司經理劉維勝,儲運公司經理王純生,引航站站長、特級引航員趙秋玉,業務部部長兼物流公司總經理趙小強……他們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績。京唐港之所以日新月異,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就是因為有他們,以及更多的諸如趙貴民、錢大勇、孫光、李榮山、周瑞傑、吳建振、鄭克非、王維勝等先進、模範和英雄們的愛港情結、敬業精神所取得的。

花開滿樹,單表幾枝。

王瑞傑是一位傑出青年。1990年,王瑞傑從武警部隊轉業,被分配到京唐港工作。他曾曆任門機司機、門機隊隊長等職。從部隊轉業來京唐港之初,他對電工知識知之甚少。在實際工作中使他認識到,做一名合格的門機司機,不懂電是不行的。於是他買了許多《電工基礎知識》之類的書籍,從易到難開始自學,並虛心向電工師傅們請教。有時為了弄清一個電子元器件的構造,他就找來已報廢的元器件進行拆卸分解,然後再按圖一件件對照著組裝,直至弄懂為止。他學完了《電工基礎知識》,又開始係統地學習《電工拖動知識》,作了近10萬字的學習筆記。這些知識為他提高門機修理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邊學邊用,在排除故障時將電器的故障記錄下來,然後查找資料,分析原因,直至找出排除故障的辦法。王瑞傑成了修理門機的技術能手。

前幾年,京唐港從青島港購進了兩台已使用過14年的舊門機,門機上的電器都是舊型號,並且電纜老化,工作起來穩定性極不可靠。王瑞傑憑著對門機修理的熟練技術,帶領一班人對那兩台舊門機進行改造,使門機的工作性能得到了全麵提高,一下子就為單位節約了近8萬元的維修資金。王瑞傑以身作則,紮實做好自己所負責的每一項工作,表現了他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品格。一天夜裏,有一施工船因大風撞在了擋砂堤上,船艙裏進了水,被拖到了一個泊位裏。這時候,如果不把船艙漏水處吊離水麵,排水堵洞,船將沉入泊位水底,麻煩可就大了。危急關頭,王瑞傑主動請纓,和工友們一起下決心要把船吊起來。當時大家都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因為稍有不慎,將造成機傾人亡的嚴重後果。王瑞傑和工友們憑著過硬的技術,利用海水的浮力,並隨著潮水漲落,直至將船艙裏的水排淨並堵住漏洞,才從門機上下來。王瑞傑在工作中不怕髒,不怕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有著極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他來說,工作中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多年來,他沒與家人一起過一個團圓年,很少休過一個完整的星期天和節假日。有一天,王瑞傑的母親因病住進了醫院,公司領導讓他去醫院照顧母親。可是,3.85萬噸礦粉船馬上就要在5號泊位靠港停泊。5號泊位是1.5萬噸級泊位,靠3.85萬噸級的船隻能乘高潮進港,在低潮前卸出5000噸才能保證船舶在港的安全。並且這條船卸的快慢對今後此類貨源能否在京唐港上岸至關重要。他坐出租車到醫院匆匆看了一眼病中的母親,就含淚回到了生產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