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有愛就有財富(2)(1 / 3)

出任業務部長和物流公司經理後的張小強,首先把“會員”開始了分類。直接經濟腹地上的穩定客戶,被他稱之謂“核心會員”;重點大型企業的固定客戶,被他稱之謂“支柱會員”;間接經濟腹地及重點在建企業的客戶,被他稱之謂“戰略合作會員”……接著,他開始了做“過細地”工作。21個人有21個人的不同分工,沒有一個人會蹲在辦公室裏閑嗑牙,誰也沒那個閑工夫,人全都“下去”了。張小強布的有兩張“網”,一張“外網”,一張“內網”。所謂“網”,並不是他們要設置一個什麼“陷阱”,逼著一些企業“就範”,並不是他們要去拆兄弟單位業務方麵的“台”,而是要與廣大客戶建立友誼,結交朋友,向客戶們介紹京唐港的“好”,參與市場公平、公正的競爭。比如他們是這樣拉國豐鋼鐵企業在他們那裏“下水”的。豐南縣是個鋼鐵企業比較集中的地方,多年來一直不知道用外來礦石。雖然當地礦石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他們不了解用外來礦石可降低鋼鐵生產成本。工作這麼一做,“國豐鋼鐵”開始用外來礦石生產了,一生產嚐到了甜頭,從此年產鋼鐵500萬噸,年外進礦石200萬噸,就都在京唐港下水了。

董事長劉衛民十分稱賞張小強他們的智慧之舉,說:“與周邊港口競爭,最多是超過他們。與世界港口競爭,才能走向世界。”

目前,善謀實幹的張小強,正在按照董事長的思路,帶領他的21名精兵強將,把“物流圈”越畫越大。

《字典》上講:“單位”除特指計算長度、重量、時間、溫度等標準量外,再就是指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部門。

“單位”二字在國人心中,曾經被看得比“家”還重要。因為“家”隻是一個讓人歇息和獲得天倫之樂的港灣,“單位”裏才有每一個人的事業、追求、理想、友誼和希望,甚至才有一個人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等等。可是,這些年來,不知有多少老同誌寫文章,寫回憶錄,抒發“有單位的感覺真好”的情懷。近些年來,不掩飾地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經濟騰飛國家所取得的成績無可否認),別說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就是在某些“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部門”裏,在那些連《字典》上都承認可以稱作“單位”的單位裏,“單位”的“感覺”也沒那麼好了。人與單位之間,單位領導與領導之間,被領導與領導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什麼“友誼”、“事業”、“理想”、“希望”,等等,真不知該用個怎樣的詞兒來恰當地表述了。就連那份用於賴以生存的微薄工資,也不太想給了……

而在京唐港,卻是別開洞天的一片新天地!

京唐港是國有股份製企業,屬唐山市屬企業,卻又是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單位。在這裏,公司設置有黨委、團委,中層設置有黨支部、團支部,基層設置有黨小組、團小組。在京唐港,有著濃厚的政治氣氛,有著充滿勃勃生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李貴琢是京唐港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和監事會主席。分管組、宣、辦、工、青、婦等一切黨委應該分管的工作。在接受我們采訪時,他說:“劉衛民董事長兼著黨委書記,就好比在部隊,他是司令、政委一肩挑。可他畢竟隻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全公司以及公司以外但與公司有關的那麼多大事在等著他去處理,去表態,去安排,去落實,他比誰都辛苦,我這個當副書記的,就沒有理由不把所分管的工作抓緊抓好,高標準負起責任來。甚至不在我分工之內的事,該管的也要管,這叫分工不分家嘛!”

李貴琢書記也是軍人出身,滿身的豪氣,耿直、正派。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最大特點是:能把複雜的事情變簡單了。李貴琢書記也是挺有“個性”的一個人,凡事,他有他的視角,他有他的獨到見解,一句話,他是一位“有自己思想”的人。可當我們問及“班子”的話題,他卻慷慨激昂,說了這麼一段令人感動的話。他說:“這個班子團結一致,沒有雜音,關鍵是劉衛民這個‘班長’當得好,他從不做推諉扯皮的事,如果工作中出了事,事再大再小,他都敢於承擔責任,從不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的。”

這是最可寶貴的品德。大到一個國家,甚或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那位“最高首長”幹脆利索,不推諉,不扯皮,有了榮譽與民共享,出了問題敢於承擔責任,這本身就是政治,是最重要的政治內容之一。我們每個人都不難想象: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領導人,能把他所領導的單位,“領”到“導”到怎樣一種昏天黑地的混亂境地……

在京唐港,“政治氣氛濃厚”表現在方方麵麵。比如:定期召開的黨內民主生活會,支部工作經驗交流會,常年設置的黨員先鋒崗,以及靈活多樣的政治學習製度,思想彙報製度,等等。這些原本“務虛”的內容,在京唐港都可看可觸。比如黨內民主生活會,黨委書記無論再忙,一般都會參會,並親自組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於“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方麵的重要講話等;比如常年設置的“黨員先鋒崗”,就更具體到“崗位”和黨員“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