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二章 興和登基萬象新(2 / 2)

興和皇帝登基十天之後,在長安城內新修的幾處重要建築的廣場之上舉行了允許公眾參觀的就職宣誓儀式。

首先是在政務院辦公樓前,政務院總理劉虞手持剛剛修訂刊印的《大漢憲章》,向前來主持就職儀式的大漢皇帝趙興宣誓,表示願意為大漢帝國的興盛強大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絕不背叛國家和民族。接著是幾位副總理以及十幾位政務院下屬的部長手持《大漢憲章》,在劉虞的主持下,向皇帝進行宣誓。

接下來是在立法院、檢察院和司法院的辦公樓前也分別舉行了類似的宣誓就職儀式,皇帝趙興也一一到場主持並接受了相關主要負責人的宣誓。

在四場宣誓儀式舉行的過程中,有《大漢正報》以及其他報紙派出的記者,有專門負責記錄的史官,還有各州派來的觀禮代表以及社會各界的群眾代表在一旁觀看,共同見證了這必定會榮耀千古的曆史性時刻。

在這四場儀式當中,帝國皇帝趙興扮演的不是“天子”的角色,而是代表大漢全體公民以及帝國本身,這便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趙興這麼做,等於是再次向天下人傳達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意思,徹底否定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說法。

今後,大漢帝國的皇帝之位,更多的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因為他代表著大漢。雖然皇帝手中生死予奪的權力被趙興主動交給了人民,但毫無疑問的是皇帝的位置會更加穩固,因為皇帝如今變成了政府與普通民眾之間仲裁者的角色。

若想取之,必先予之。趙興通過交出皇帝手中一半以上權力的做法,換來的是更加安全和穩定皇權,這對於帝國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後,趙興隻需要傾聽大漢公民的心聲,對四院的運作情況進行監督,一旦老百姓對某一方麵表達出強烈不滿時,趙興便可以通過更換某院官員的辦法來調節和緩和社會矛盾。而各院官員想要在高位上呆下去,那就要勤勤懇懇地為國家和百姓出力,否則便會受到彈劾,最終被皇帝辭退。

盡管趙興搞的這一套“四不像”的君主立憲製度跟後世任何一個國家的政體都不太相同,但卻給後人預留下了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和環節。

也就是說,趙興為帝國打下了一個十分堅固和龐大的國家根基,今後的人們隻需要在這上麵進行修修補補即可,而不需要通過暴力血腥的手段徹底顛覆這個國家。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趙興的登基是在和平禪讓的基礎上進行的,之前的劉姓皇帝和皇室後人被保留了下來,那麼就算千百年後趙興的後代沒有能力代表帝國時,新上任的他姓皇帝也要考慮考慮大漢公民的心願,絕對不敢將趙興的後人趕盡殺絕。

至於萬一有異姓皇帝上任,想要在事後推翻趙興定下的這套製度,那無異是自決於天下。因為他之所以能夠上任,所依憑的正是趙興定下的這套製度。

如果您覺得《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