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 Fast film
劇情簡介:一對幸福的戀人被拆開:女人被劫走,男人去營救,女人獲救,惡人毀滅,happy end。如何以14分鍾去濃縮100多年的電影史?
導演:Virgil Widrich(奧地利)
製片:Amour Fou、Minotaurus Film Luxembourg、Virgil Widrich Filmproduktion
片長:14分鍾
出品時間:2003年
片種:動畫、實驗
獲獎記錄:
2003年戛納電影節最佳短片提名
2003年多倫多全球短片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
2004年歐洲卡通論壇金獎等30多種國際獎項
“Fast film”在德語裏指“準電影”,或勉強為電影的電影,暗示了其邊緣路線。其實電影形式從電影一誕生起就開始五花八門了。在法國,自20世紀30年代實驗電影和商業電影分裂(不同時放映)起,實驗以及各種形式的短片電影幾乎在官方的影視屏幕裏絕跡。直到新世紀初,數字技術的誕生以及各種影像工具的發展促使了電影和其他藝術形式的互動(MV、以電影為媒介的視覺藝術,以皮埃爾·於伊格斯〈Pierre Huygues〉,飛利浦·巴雷諾〈Philippe Pareno〉,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羅絲·羅德〈Rose Lowder〉為代表),歐美國家的實驗電影(“第二種電影”)開始從陰影中走出來。
Virgil Widrich的構想是把經典影片的鏡頭(以好萊塢影片為主)進行折紙、移位、重新串聯等加工後占為己用。做法類似Matthias Muller的Home Stories(該片曾在2006年蓬比杜“影像運動”展出),也是剪裁好萊塢影片的片段,講述一個女人從床上驚醒,下樓,發現意外飛快跑回屋的故事,隻是Home Stories裏沒有折紙行為。Fast film算起來沒有一個自己的鏡頭,但為了推陳出新,Virgil Widrich挖空了心思。有時他一整天地看片子,夜裏睡覺時,夢還要繼續工作,夢打亂鏡頭次序後又四處拚湊,幫助獲取靈感。Fast film持續了14分鍾,花了12個人兩年半的工夫。
像原先做《拷貝店》那樣,對紙張著了迷的Virgil Widrich先把選定的鏡頭換成數字化格式,打印每張畫麵,接著把打印的紙張折成飛機、汽車或火車等種種交通工具的模樣(為此,Virgil Widrich還請了一個日本的折紙專家),最後按傳統的動畫製作方式逐一拍攝折疊好的畫麵,並和截取的電影原聲帶混合。影片所需的工具(載自DVD spring網):大量的A3和A4紙,一台複印機,18個月裏複印了80000張紙,消耗了價值12000歐元的墨盒,主要的電腦軟件Adobe After Effects,剪刀,照相機(本片前期並非用攝影機拍攝,而是用Canon EOS D30以2.048×1.536像素一張張拍出來的)硬盤,製作全部影片用了1 terabyte的硬盤(相當於200張d5的容量),折紙工人,12個人折了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