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怎樣彈好《彩雲追月》(1 / 1)

94.怎樣彈好《彩雲追月》

《彩雲追月》是我國作曲家任光、聶耳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民族器樂曲。樂曲清新、明亮而純淨,旋律悠揚動聽。1975年,鋼琴家王建中成功地將它改編成鋼琴曲。樂曲風格淡雅清幽,音色柔美而透明,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純樸的和聲以及華美的織體,形象地描繪出迷人的夜空。

《彩雲追月》采用A宮調式寫成,再現三部曲式A+B+A’,結構並不複雜,篇幅不長,但對作品的演奏技法和意境上的把握上卻要求得相當精細。引子的探戈節奏和快速琶音,共同營造出一幅寂靜的夜晚彩雲明月緩緩升騰的畫麵。快速的琶音要彈得清楚、輕鬆,模仿出古箏刮奏的音響效果。彈奏樂曲第一段(A)時,要注意處理好左右手的裝飾音,使音樂聽起來錯落有致,瀟灑而富有個性。特別要注意運用踏板,使音樂連貫、流暢,富有歌唱性,表現出旋律的優美如歌、委婉動聽,製造出一種恬靜安逸的意境。第二段(B)充分發揮了鋼琴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模仿力強的表現優勢。彈奏時,要表現旋律在不同音區的音色對比,高音時輕盈灑脫,中音時富於動感及活力。這一段中旋律聲部有許多顫音和休止符,要處理得精巧、自然,表現出明月與白雲相互追逐、纏繞,相互映襯的生機盎然的場麵。第二段之後的連接句再次出現了探戈節奏,要注意二拍半休止符和踏板的運用,營造出雲和月經過一段嬉戲後停下來,在安靜、平和的夜空中對話的情景。第三段(A’)是再現段,彈奏時要用積極、飽滿的熱情將柱式和弦與八度旋律表現得華麗、寬廣,有管弦樂隊齊奏的音響效果。左手也有八度寫成的補充旋律,要彈出輝煌澎湃的氣氛,將樂曲推向高潮。最後是縹緲、悠長的尾聲樂段,音樂在漸慢、漸弱中以大的琶音結束全曲。

這首短小精致的中國鋼琴曲,猶如在鋼琴聲中徐徐展開的一幅秀麗的水墨畫,平和、淡雅、氣韻生動,令人陶醉神往,完美地在鋼琴這一西洋樂器上展現出了中國音樂古樸、純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