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3 / 3)

武蘇德率軍踏上征途,因為他與法劄拉部族有親緣關係,認為他們是可靠的同盟軍,故而信心十足,但他卻不知道他們因為賽馬押注而導致與阿卜斯部族之間發生的流血事件。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族王蓋斯的情況。

蓋斯聽了妹妹派來的密使報告努阿曼國王發兵的消息之後,立即召集本部族騎士,並把情況告訴了哈爾斯、安塔拉和與拉比阿在一起的所有部族長老,隨後與他們商議抗敵事宜。他們異口同聲說:

“族王,我們都去迎戰敵人,縱使捐軀亦在所不辭。”

哈爾斯·本·紮裏姆說:

“族王大人,我去我的穆拉部族搬兵,讓你們看看我這次如何發落努阿曼的人馬。”

安塔拉說:“哈爾斯,用不著這樣,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力量。怕的隻是法劄拉部族和侯澤法背信棄義,在我們出戰之後,他們來洗劫我們的家園。看來,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明天到法劄拉部族去,讓侯澤法立誓與我們互不侵犯。”

“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蓋斯說。

安塔拉立即取來長矛和青鋒,飛身躍上千裏駒,一聲呼喚,四千騎士聚集在曠野之上,人人披堅執銳,個個視死如歸,雄赳赳、氣昂昂踏上了征途。

未過一個時辰,安塔拉帶兵出征的消息便傳到侯澤法耳裏。他一時頗感為難,無奈集結法劄拉和祖卜揚兩個部族的一千名騎士,騎上自己的褐駿,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準備迎戰。與此同時,他又為弟弟奧福感到不安,心如火焚,開口吟誦道:法劄拉部族,心靈遭磨難。

磨難險致命,縱然未出戰。

利箭四方來,窘態傳笑談。

奧福嚐羞辱,夜來我失眠。

馬利克被殺,阿族心豈甘!

賽馬敗北後,持矛戰場見。

橫掃阿卜斯,劫婦麵無掩。僅過片刻,兩軍遭遇。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人喊馬嘶,廝殺開始;揮矛舞劍,此不讓彼;騎士喪命,血染黃沙;交戰繼續,汗漫胡須;黃塵滾滾,彌漫大地……安塔拉出現在戰場,令敵方大驚。隻見他的長矛刺到之處,必有敵人落馬倒地;青鋒觸及之處,必有鮮血流淌;衝入敵群,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處。敵人聽到安塔拉的呐喊聲而喪膽,看到他揮劍舞矛,非死即逃。

戰火一直燃燒到夕陽西下,但見大漠上血跡斑斑,燦若彩色錦緞;騎士們的屍體橫躺豎臥,戰馬踏著勇士的首級行進,幸存者自感仿佛走在苦海之中;英雄們對鎧甲、利器及戰火感到厭倦,惆悵之情自然湧上心頭。

夜幕降臨,戰火方熄,雙方大軍收兵回馬,脫離接觸,返回各自的帳篷歇息。回想大地上布滿的屍體和染紅黃沙的鮮血,騎士們情不自禁地咬自己的手指頭。

那天,法劄拉部族中捐軀的兵士最多,因有安塔拉和阿爾沃參戰,他們多喪命在這二位英雄的利器下;幸好法劄拉部族人多,不然難有幸存者生逃。

哈爾斯沒有參加這次戰鬥,未能親眼見識交戰情景,而是留在阿卜斯部族家園,躲過了種種災難。他未和阿卜斯人一道去與法劄拉人交戰,因為他與法劄拉部落有親姻關係,情同手心手背。他留在阿卜斯家園,為的是養精蓄銳,準備與努阿曼國王的大軍交戰,以便顯示自己的力量。

阿卜斯大軍回到營帳清點人馬,發現損失了三十位騎士。安塔拉對阿爾沃說:

“劍公,一天之中,法劄拉人奪去了我們三十位英雄的生命。憑天房和我們的老族王起誓,我一定要把這支敵人大軍徹底打垮,即使他們兵多如沙粒。”

阿爾沃說:

“騎士之王,你已經成功地防止了敵人的突襲,保住了寶馬達哈什。兄弟,你要知道,他們雖然殺死了我們的三十名騎士,但我們已使他們屍橫遍野,血染黃沙,他們損兵折將至少也有千人,且已經變成了猛禽野獸腹中的美食。兄弟,隻待明天拂曉,我們就可粉碎其餘的敵人,即使他們上天或入地,也難以掙脫滅亡命運。”

話畢,各自入睡,一覺東方大亮,晨光照亮了大漠丘山。騎士們披掛躍馬衝入戰場,隻見矛鋒和劍刃閃閃放光。阿卜斯騎士擺成左軍、右軍、前鋒和後衛,安塔拉出現在四個方隊之間。這時,阿卜斯部族當中一位名喚伊爾塔·本·邁赫祖姆的長老走上前來,對安塔拉說:

“騎士之王,憑阿卜萊姑娘的眼睛起誓,我有一個要求,請你千萬不要拒絕。”

“長老,有話請講!”安塔拉說。

“就讓我開啟這戰爭之門吧!無論結果如何,請不要責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