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的有問題?”於教授脖子都氣粗了一圈,怒道,“我倒要聽聽你的高論。來,你說!”
李曉寧稍微整理一下思緒說道:“並不是隻有共產黨領導,我們才能取得勝利,因為日本失敗是必然的!”
“嘩”的一下,整個教室都不淡定了,大家都用看外星人的眼光瞅著李曉寧,那意思,這個年輕人是瘋了還是傻了?這話都說的出來?台上可是坐著政-治局常委萬長征啊!這個小夥子估計是要死的不能再死了。
但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盡管於教授已經快被李曉寧氣死了,萬長征臉上卻仍然沒有任何波瀾,而是平靜地衝李曉寧問道:“為什麼說日本失敗是必然的?說說你的看法。”
到了這個時候,李曉寧索性豁出去了,說話也流利起來,“戰爭是其實就是實力的比拚,既是軍事實力,更是政治實力和經濟實力的比拚。這三種實力中,日本有的是軍事實力,缺乏的是政治實力,因為他們沒有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沒有政治實力,將直接影響經濟實力。因為政治上沒有後援,戰爭一定會將日本的經濟拖垮,這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抗日戰爭,雖然沒有軍事實力,但有政治實力,可以利用自己的政治實力,想方設法消耗日本的經濟實力。日本的經濟實力一旦垮了,戰爭自然就失敗了。”
“你這是在胡說八道,如果這麼簡單,那為什麼國民黨一直在失敗?”於教授氣急敗壞地說道。
“這就是因為政治方麵的原因了。”李曉寧不假思索地說道,“首先說,在在當時的形勢下,抗日,肯定是所有政治軍事派係一致的目標。誰不抗日,誰就死路一條。這其實是不用討論的,有人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個人就是汪精衛。汪精衛選擇了和抗日完全相反的路,選擇了和日本人同流合汙,結果,他敗得很慘,成為了曆史的罪人。當然,還有其他人或者其他政治派別,選擇了投靠日本人,結果也都一樣。所以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根本就不會選擇一個必敗的結局。”
“我跟你說的是國民黨,你說汪精衛幹什麼?”於教授憤怒地說道。
“汪精衛也是國民黨啊!”李曉寧一臉無辜的說道。
“轟”學員們情不自禁地爆發出了一陣哄笑聲。於教授的臉已經成了豬肝色。
萬長征再次發話了,“小同誌,我想於教授說的是當時的國民政府,你不要偷換概念。”
於教授急忙順杆爬地說道:“對,對,我說的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國民政府不是就失敗了嗎?”
李曉寧立刻接上道:“說到偷換概念,恰恰是於教授在偷換概念。當時的國民政府是一直在失敗,並不是失敗了。”
“你什麼意思?”於教授開始有點兒懵了。
“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正麵戰場確實是一直在失敗,但是最終的戰爭,他們還是勝利者。”李曉寧淡定地說道,“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日本最終是向國民政府投降的。”
“他那是搶奪了我們共產黨的勝利果實,國民黨選擇正麵抵抗就是錯誤的。”於教授聲嘶力竭地吼道。
“搶不搶勝利果實的,咱們先不談。”李曉寧繼續說道,“國民黨選擇正麵抵抗到底正確與否,我覺得有待商榷!”
“說說你的看法。”萬長征再次發話道。此時,他的臉上已經有了些許的陰雲。
李曉寧昂然不懼,接著說道:“我認為國民黨選擇正麵抵抗,既是錯誤的,也是正確的。
說他錯誤,是因為他們的軍事實力跟日本有著很大的差距,選擇正麵抵抗,就是等於在正麵消耗,而我們共產黨的側麵迂回,卻是在側麵發展。
但是國民黨選擇正麵抵抗,同時也是正確的。因為它必須正麵抵抗,它擁有一國的資源,如果不正麵抵抗,用不了多久,日本就會占領中國的全部,那樣的局麵一旦出來,抗戰就失去了意義,國民黨作為政府也就失去了對全國的領導和控製。
所以,國民黨作為中央政府,它必須正麵抵抗,哪怕明知是巨大的消耗,他也必須消耗。這是一級政府對國民必須承擔的責任。”
所有的學員都徹底被李曉寧驚呆了--這哥們簡直就是作死的節奏啊!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