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他究竟是誰(2 / 2)

“你什麼意思?”慎行皺了皺眉,聽不懂這人說的話。

然來人也十分機靈,本就武功不賴,再趁著慎行發愣的機會,黑衣人一下字就逃脫了。

望著黑衣人的背影,慎行卻並沒有追上去,他的腦子裏一遍遍回響黑衣人那句話——你真的打算這一輩子都隱姓埋名當個名不見經傳小侍衛麼?

慎行怔愣著站在原地,隱姓埋名?他從來都沒有過!他腦海中有從小到大的所有記憶,他什麼都沒有隱藏過!

熹妃的死讓赫連子謙加快了侵吞東籬的進程。一大早他便來到了洛宅。

最近他已經形成了習慣,每天必須到洛宅來報道,不來的話渾身都不舒服。

截止到目前為止,敖元廣沒有任何動靜,洛長生曾經猜測或許敖元廣會借熹妃自殺的機會,栽贓給洛長生,然到了今天,敖元廣卻還沒有任何動靜。

赫連子謙一麵吩咐人暗中監視敖元廣,一麵準備接下來的計劃。

“今晨廣帝已經下旨,十日之後,是吉時,將熹妃按皇後之禮下葬。葬於帝陵。我已經和灝王爺通過書信,他會先派一小部分人到達伊城,大概需要八日。等到熹妃出靈那一日,正好會有大量的人出入皇宮,我們便在那時替換掉所有侍衛。”卓鈺神色嚴肅地和眾人說道。

皇家的喪葬規模為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和豪華一向是極盡驕奢淫侈的,

出靈那天,先用七十二人將棺木抬出皇宮大門。此時,皇室成員文武百官傾巢而出,按典製,走在最前麵的是六十四位引幡人,高舉萬民旗傘;

接著是皇後的儀仗隊,有一千六百人之多,他們舉著各種兵器、幡旗和紙紮或綢緞製作的“燒活”,浩浩蕩蕩地向帝陵行進。

抬棺木的扛夫,身穿孝服,更是每班有一百二十八人,分三班輪流抬送。

在棺木後麵是全副武裝的禁衛軍兵勇。然後是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隊伍,車轎連綿不斷。在送葬行列中,還夾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均是身著法衣,手執法器,不斷地吹奏、誦經。

整個送葬隊伍一般都是長達十幾裏,從伊城到陵地,沿途幾百裏,第段距離還要搭設蘆殿,供停靈和送葬隊伍休息。這種蘆殿一般也都是玉階金瓦,朱碧交映,十分華麗。

剛剛卓鈺說的,就是在整個過程中,要把所有人都換成我們的自己人。

“這根本不可能,來來往往所有的人加在一起,近萬人。如果一起湧進伊城,一定會引起廣帝的懷疑。”風起搖了搖頭皺眉道。

“卓鈺應當早就有解決之策吧?說說看。”花無璃靠在椅子上,悠然地問道。

卓鈺得意地笑笑,“風起說得對,所以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人,隻能向別人借。”

“你說的是敖元慶?”花無璃道。

“不錯,我們是這麼打算的,敖元慶先前被我們所救,又和姑娘有交易在身,二哥覺得利用利用他未嚐不是個好方法。”卓鈺看向坐在上首思考著什麼的赫連子謙。

“讓敖元慶叛國?這似乎不大可能。”洛長生看向赫連子謙,“敖元慶是個聰明人,他絕對不會這麼做。況且,他深受百姓愛戴,若是真的幫了我們,豈不是之前苦心經營的一切都白費了?”

“說了這麼多,我問問你,你可知道敖元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赫連子謙盯著洛長生問道。

“我倒是知道一件事情,是坊間傳的敖元慶的事跡。”水煙輕聲細語地站出來道。

“在慶王十八歲的時候,有一天出遊碰見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的六旬老翁,背後寫了個大大“冤”字,手裏拿的是一份狀子,攔住了敖元慶,老翁聲淚俱下地向過往行人申訴兒子的冤情。

“老人姓楊,魏州板橋人氏,兒子叫楊貞,是魏州禁衛軍。這天,楊貞身帶佩刀,出門公辦,經過板橋一家客店,正是吃午飯的時候,他打算填飽肚子,再去趕路,酒菜用過,頓覺頭昏目眩,不知不覺趴在桌上睡著了……

“第二天早早起來上路,無緣無故被人當成殺人犯,扭送進了官府。原來,那天夜裏,老板娘回了娘家,客店老板張迪被人殺死在床上。

“住店的客人中,除楊貞離店,其餘人都在店內。客店夥計狗子首先懷疑楊貞,他認定楊貞殺死張迪,趁人們還未起床就倉皇逃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