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字子房,西“城父”人(今河南人),西漢初年的重要軍事謀略家,與蕭何、韓信同被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是劉邦的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屢建功業,是西漢的開國元勳,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楚漢戰爭期間,張良提出不立六國後代、重用韓信等策略。劉邦曾稱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外,子房功也”。
一天,張良在住所附近的路上散步,走到鎮東石橋上時看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當他準備從老人身邊走過時,老人突然把腳一縮,故意把自己的草鞋掉到了橋下。
“小夥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撿上來。”老人命令似的對張良說。
張良一看這位老人氣度不凡,一副很有學問的樣子,就毫不猶豫地跑下橋,到河岸邊撿起了老人的草鞋。
張良剛把草鞋遞到老人手中,不料,老人又順手將草鞋丟到了橋下。於是,老人又讓張良去撿……
就這樣,張良不厭其煩地為老人撿了三次草鞋。
張良第三次把草鞋撿上來後,老人不僅不道謝,反而大大咧咧地伸出腳說:“替我把鞋穿上!”張良雖然心裏有點不樂意,但心想:都撿了三次了,穿就穿吧。於是,恭恭敬敬地把鞋子給老人穿上了。
這時,老人點點頭,微笑著對張良說:“年輕人,你以後一定會有大作為的。”說完老人從破舊的衣衫中掏出一本厚厚的書遞給了張良。
張良接過書仔細一看,封麵上赫然寫著《太公兵法》四個大字。
“這是?”張良不解地問道。
“這本書是我用畢生心血注釋而成的,我希望你能從中有所領悟。”老人說完便揮袖離去。
張良得到這本奇書後,日夜誦讀研究,後來成了一位足智多謀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