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站在門外的雪人(1 / 1)

楊時(1053~1135),北宋著名理學家,字中立,號龜山,南劍將樂(今福建省將樂縣)人。

楊時少年時,聰穎好學,善詩文,23歲中進士。他曾拜理學家程顥、程頤為師。後來,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著有《列子解》、《史論》、《周易解義》、《三經義辨》和《龜山集》等作品。楊時的理學為中國哲學史建立了一座豐碑。

北宋學者楊時,知識淵博,年輕時就中了進士。在他40歲時,拜程頤為師。雖然當時楊時的學問已經很高,但他仍然謙虛好學,對老師很尊敬。

有一次,楊時與同學遊酢來程頤家請教學問,恰巧看到程老先生坐在書房裏睡著了。

“咱們進去把老師叫醒吧。”說著遊酢就抬腳準備進去。

“等一下!”楊時急忙把遊酢叫住,輕聲說:“老師昨晚一定又看了一夜書,我們現在不要去打擾他,讓他安靜地睡會兒吧。”說完楊時就拉著遊酢走出了程頤的房屋。

“要不,咱們先回去吧,改天再來請教老師學問。”等了幾個小時後,遊酢有些不耐煩地說。

“再堅持一會兒,我想老師應該很快就會醒了。再說咱們大老遠過來,總不能毫無收獲地回去吧!你覺得呢?”楊時勸遊酢說。

於是兩人就繼續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候。過了一會兒,天下起了大雪,風也開始呼呼地刮,兩個人被凍得瑟瑟發抖,仍不吱一聲。

程頤一覺醒來後,門外積雪已有一尺多厚,他驚訝地發現站在門外的楊時和遊酢已經成了兩個雪人。

“你們怎麼站在門外不進來?”程頤疑惑地問道。

“我們看您睡著了,怕打擾您,就沒有進去。”楊時笑著說。

程頤聽後非常感動,趕忙把他們叫進屋去。從此以後,程頤更加盡心盡力地教他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