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詡(?~137),字升卿,東漢著名將領,陳國武平(今河南省鹿邑西北)人。
虞詡自幼聰明,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一直與祖母一起生活。他對祖母很孝順,曾為照顧年老的祖母拒絕去做官。虞詡為人正直,不畏權勢,在做官期間經常因觸犯權貴而受重刑。他足智多謀,善於用兵,在抵禦朝鮮、匈奴、羌族的戰爭中作了很大貢獻。
我國東漢時期的大政治家虞詡認為,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能夠有意識地去主動解決矛盾。而一個人解決的矛盾越多,自己就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有一次,虞詡得罪了大將軍鄧跛,被派到一個叫朝歌的地方當縣令。當時,朝歌形勢非常混亂,是個十分難治理的地方。
虞詡的朋友們都明白,這是鄧跛在故意為難虞詡,於是對虞詡說:“你還不趕快去向大將軍賠禮道歉,讓他改變主意,不然你的前途可就毀了呀。”
“我為什麼要給他道歉,我又沒有做錯什麼。”虞詡毫不在乎地說。
朋友看他一副不急不躁的樣子,生氣地問道:“難道你真的想去朝歌當縣令嗎?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個什麼地方,朝廷派了那麼多人去都沒能治理太平,你現在去不是自斷前程嗎?你這樣做正好中了鄧跛的計謀啊。
“我知道朝歌現在的局麵很混亂,但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矛盾複雜的地方能顯示出人的才能。’我這次還就是要去碰一下這個硬釘子!我相信我會讓朝歌的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虞詡語氣堅定地說。
朋友見他主意已定,也就不再勸他了。最後,重重地拍了一下虞詡的肩膀說:“好樣的!既然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我也不說什麼,我在這裏等你的好消息!”
後來,在虞詡的盡心治理下,朝歌的百姓終於過上了太平、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