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1008~1057),字漢臣,北宋名將,今山西汾陽人。
狄青16歲參軍,在宋朝與西夏的戰爭中表現得非常英勇機智,因此得到範仲淹等人的賞識。後來,由於狄青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升任最高軍事長官。但宋朝的基本國策是重文輕武,狄青功高震主,因而遭到了無數讒言詆毀,最後被貶黜,沒過幾年,便鬱鬱而終。
北宋時期,京師禁軍中有一個叫狄青的士兵。他在出征西夏的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朝廷內外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宋仁宗聽說他英勇殺敵的事跡後,對他大加讚賞,將他的官職連續提升了四級。
後來,範仲淹被派去前線,聽了部下的推薦,立刻召見了狄青。範仲淹見到狄青後,高興地說:“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名字了,今天見到你,真是氣度非凡啊。”
“大人,您過獎了,我也隻是一個武夫罷了。”狄青謙虛地說。
兩人聊了一會兒,範仲淹問道:“你學問做的如何?都讀過哪些書?”
“我……不瞞您說,我出身貧寒,根本沒讀過什麼書,隻認識幾個字而已。”狄青有些難為情地回答說。
範仲淹勸他說:“做將官光有勇敢是不夠的,你隻有多讀書,才能成為一個有勇有謀的將才。”
從此,狄青苦讀兵書,帶兵打仗果然提高了一個層次。於是宋仁宗將他調回京師,封他為馬軍副督指揮。
宋仁宗召見狄青時看他臉上有刺字,說:“你臉上的黑字是當小兵時刺的吧,現在你已經是副督指揮了,就把它除掉吧,免得其他人取笑你。”
狄青卻說:“非常感謝陛下對我的提拔,刺字還是留著吧,讓士兵們知道我以前也是個小兵,這樣可以鼓舞士氣,激勵他們奮勇殺敵。”